武林名家

武在雪域高原——访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杨战旗

时间:2014-8-3 11:51:50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9  评论:0

  在2010年火热的七月,作为北京市第六批援藏干部的一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战旗踏上雪域西藏。从繁华的北京大都市奔赴西部高原,杨战旗开始了人生中一段不平凡的援藏之旅。

  趁回北京过春节的机会,本刊记者独家专访目前身份为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的杨战旗,听他敞开心扉,笑谈援藏甘苦,展望未来。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在西藏的工作情况。

  杨战旗:我作为北京市第六批援藏干部,在西藏担任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工作范围比在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时的范围更宽了,包括西藏自治区竞技体育、教练员培训、体育产业的开发、体育彩票、群体体育以及一些体育场馆的管理。

  记者:您已经到西藏工作半年时间了,能回忆一下初到西藏的感受吗?

  杨战旗:西藏有世界屋脊之称,这里有天堂般的美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同时也拥有着只有内陆地区百分之六十的含氧量。

  我在拉萨工作,这里的海拔在3650米到3700米之间。从氧气充足的平原到高原缺氧地区,身体感到不舒服是正常的。刚到拉萨时很难受,很多援藏干部都出现了气喘、胸闷、消化系统紊乱、休息不好等不同的表现,身体的确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文/王 涛)

  记者:通过半年的工作,您感觉西藏地区的体育以及武术的开展情况如何?

  杨战旗:总体来说,西藏地区的体育运动开展条件有限、环境有限、基础有限。

  竞技体育项目比较少,射箭、摔跤、马术等项目虽然是藏民族的传统项目,但是在全国的竞技武坛也没有占据理想的地位。

  通过这半年来在拉萨的工作,我感觉在未来,西藏地区的群众体育会有长足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锻炼身体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这一规律在国内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这几年的西藏日新月异,生活节奏加快了,工作压力增大了,自然会有更多人投入到健身队伍中来。

  记者:西藏人民群众的健身方法有哪些?和其他大中城市一样吗?

  杨战旗:西藏独特的高原地理造就了它缺氧的特点,运动时会增大心肺功能的负荷,所以比较剧烈的运动不适合作为健身手段在西藏展开和推广。除了西藏本民族特有的具有健身功能的锅庄舞以外,目前可以供西藏地区人民群众用于健身的体育项目并不是很多。我感觉武术中的太极拳是非常适合在西藏推广和普及的运动项目。太极拳是一项舒缓的运动,讲究呼吸和运动的配合,对心肺功能有良好的锻炼作用,非常适合在高原缺氧环境下开展。

  记者:您认为如何在西藏这一特殊的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和普及武术太极拳运动?

  杨战旗:其实早在十年前我还在武管中心社会部工作的时候就曾经筹划过到西藏组织太极拳的培训和推广,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搁置了。去年我来到西藏后,到各地进行了调研,发现西藏的健身方法比较单一。我也到各地的晨练点去看了看,目前西藏地区有少部分人在练习太极拳,但欠缺规范性,而且普及度很小,不过这也意味着太极拳未来在西藏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近半年的调查,我发现藏族人民对太极拳运动很感兴趣。

  太极拳项目的本身特点适合西藏地区的地理环境,西藏人民对太极拳具有很高的接受度,同时大量涌入西藏的内地干部和务工人员也急需一种相对缓慢的健身方法以适应高原缺氧状态。所以,太极拳在西藏的大发展是具备条件的。

  记者:关于在西藏地区推动太极拳运动的普及有什么具体的设想吗?

  杨战旗:在去年初步调研的基础上,今年会正式开展太极拳推广活动,采取集中的形式进行推广和普及。

  已经确定将于6月底在拉萨举行自治区区直机关太极拳比赛,参赛人员是拉萨市八十多个区直机关的工作人员。这一比赛得到了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高小军主任表示,会在技术、人力、物力上给予全力支持,以实际行动支持援藏工作。同时,西藏自治区的书记和主席也都很重视。

  围绕这一比赛的前期工作将于4月份开始,首先是组织区直机关骨干的培训班,每个厅局派骨干参加培训。5月份主要是区直机关内部自己培训。之后我们会再派专家到各个部门进行巡回指导。

  这次比赛和围绕比赛的培训,可以说是太极拳在西藏普及推广的第一步,通过培训工作,自上而下、从区直到社区进行普及,希望太极拳可以成为西藏民众一项可以选择的健身方法。

  记者:西藏具有悠久的武术历史,我曾经在《格萨尔》中看到过大量关于武术的描述。

  杨战旗:的确是这样,诞生于原始社会的藏族人民口头传唱的全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描绘的就是藏族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和杰出的体育家。在《格萨尔》史诗中生动描绘了格萨尔王的高强武艺,他征战沙场,具有高超的马术、刀术、鞭术、棍术、绳术、箭术和神话般的惊人武功。

  记者:所以藏族人民对武术具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

  杨战旗:特别是在牧区,骑射游猎、竞技角斗、佩刀等尚武民风,都是“格萨尔”崇尚的习武之风延续下来的。从我们去年在西藏小学引入武术健身操的积极响应情况也可以看出武术在藏族是有基础的。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在西藏中小学开展武术健身操的工作。

  杨战旗:西藏武术健身操的推广,将首先从小学开始,然后再逐步推向中学。

  2010年10月9日到11日,西藏自治区中小学武术健身操辅导员培训班在拉萨举行,来自全区7个地市的34名骨干师资以及16名小学生参加了培训。这是全国第一个武术健身操的培训班,标志着武术健身操正式引入西藏,西藏地区在武术领域第一次走在了全国的最前面。

  培训结束后,老师们将到各地市进行推广培训。随后,武术健身操将在西藏全区中小学推广。

  中小学武术健身操辅导员培训工作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研究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配备了100套光盘、书和挂图的教材,选派优秀专家来藏授课。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国荣、中国武术研究院专家康戈武受高小军主任委托召开了行前会。在会上,陈国荣指出,这是落实两部委文件的第一个培训班,同时也是落实总局体育援藏工作的重要举措,责任重大。

  记者:此次培训给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杨战旗:我很敬佩专家组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即使有严重的高原反应,还是坚持授课,不厌其烦地演练和讲解。他们用新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授课,让西藏地区的小学老师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武术健身操的动作要领。

  记者:我们都知道西藏地区面积很大,这次的培训班是否覆盖了西藏所有地区呢?

  杨战旗:西藏自治区下辖一市(拉萨市)六区(那曲地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阿里地区)。这次培训班共有来自西藏自治区25所小学和2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及相关负责人共计52名学员参加了。最远的藏族同胞来自近1500公里的阿里地区,要经两天两夜的车程才可以到达拉萨。

  记者:武术健身操是否适应在高原环境推广?

  杨战旗:科研小组编创这套武术健身操时,进行了运动负荷的评定,选择了部分学校的学生作为受试对象,通过测试中小学生练习武术健身操过程中的心率、血压、主观体力感觉程度等生理学和心理学指标,得出武术健身操的运动负荷大小及变化规律。经验证,此套武术健身操属于中小运动负荷,比较适合西藏中小学生课间锻炼的需要。

  记者:参加武术健身操培训的骨干师资在参加了这次培训班后有什么反馈?

  杨战旗:他们学习非常认真,大部分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武术。我曾经询问过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对于武术操的看法,他们表示感觉这套武术健身操很特别,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很喜欢这套武术健身操。

  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会举行全区范围内各个学校之间的武术健身操交流比赛。

  记者:除了圆满举行武术操培训成功迈出了武术进入西藏小学的第一步外,去年在西藏还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武术方面的工作吗?

  杨战旗:在武当山第四届国际传统武术节上,西藏第一次组织代表队参赛,穿着藏族服装的西藏代表队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运动员纷纷表示武当山之行收获很大,不仅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很多高水平的武术演练,学到了东西,也结交了很多朋友。

  记者:春节假期一结束您就要回到西藏了,今年有哪些工作构想?

  杨战旗:今年主要的任务就是刚才提到的以区直机关太极拳比赛为中心的太极拳普及,目的是造福当地藏族人民,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健身方法以及更好的健身手段。

  此外,在8月8日全民健身日这一天,我们会举行一个大规模的西藏地区健身方法展示大会。包括学生们刚刚开始普及的武术健身操,青年的健美操,独具藏民族特色的健身锅庄舞,太极拳。我们争取进行全区大联动,目前这项工作还在酝酿中。

  记者:到西藏后您的高原反应严重吗?

  杨战旗:我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提出到西藏工作的,所以走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和生理准备,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我们这些怀着理想的援藏干部进入高原后,在低压、缺氧的条件下,身体内部要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调节。就像在高原煮面条煮不熟,我们就想办法用高压锅先压一下,煮第二次再吃一样,一切问题都可以想出办法去解决。

  我一直尝试用我自己擅长的武术积极主动地尽快适应高原。我根据自己的状况,编了一套简单的操,目前叫它“增氧功”,是由六个很简单的动作组成的,虽然简单,但是很有效。通过这六个动作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提高氧的置换能力,提高增氧能力,

  我把这几个动作教给身边的援藏干部们,大家都感觉很好,我还买了测氧仪,用科学数据显示效果,进行试验论证。我会进一步整理,以后可以印制成教材分发给初到高原的援藏干部们,也算是为今后的援藏干部们做些贡献。

  记者:要克服生活习惯的不适应,要克服生理上的高原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压力是不是很大?

  杨战旗:工作量的确很大,需要依靠各处室分工协作。今年我会着重打基础,为明年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做准备。毕竟这里的体育、武术缺乏规范性的培训和指导,条件有限、基础薄弱,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既然踏上了西藏这片高原,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在武管中心时好的思想、好的经验、好的作风带到西藏,希望对西藏的跨越式发展起到实实在在的支援作用。同时,对个人来讲,这个经历也是一个难得的历练,我会珍惜这三年的时间,在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西藏当地领导的支持下,让武术吸引更多的人,让更多人武在雪域高原。


标签:高原 西藏 自治 自治区 体育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