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名家

陈家沟四大金刚小传

时间:2012-8-28 10:12:42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768  评论:0

 一,陈小旺大师

    陈小旺,太极拳大家,1945年出生,中国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传承人之一,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校长兼国际部主席,陈式太极拳协会名誉会长,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技术顾问,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会长。
    陈小旺是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的嫡孙,父亲是陈照旭也是一代太极高手,由于去世过早,没能来得及向他传授功夫。陈小旺的一身太极拳功夫都是得自陈照丕和陈照奎两位前辈。有名师的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刻苦练习,上个世纪70年代末,陈小旺就在武林中崭露头角,与王西安、陈正雷、朱天才并称为陈家沟的“四大金刚”。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一部《陈式太极拳》的纪录片中,陈小旺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陈式太极拳的风采。陈小旺那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蹿蹦跳跃诉拳姿,把陈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深厚的功力、劲道和气魄让人叹为观止、奉为经典。许多武术爱好者就是通过这部电视片,认识陈式太极拳、认识陈小旺的。与此同时,陈小旺多次参加全国武术太极拳比赛和国际武术邀请赛,从1980年到1982年,他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武术比赛的太极拳冠军;1985年参加西安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他以深厚的功力,精湛的技艺,获得冠军。这以后,在多次重大的国际武术太极拳比赛中,陈小旺也多次获得冠军。他还多次随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在与外国的搏击高手交流切磋中,他多次用太极拳功夫折服了前来挑战的外国搏击好手,让世界认识了陈式太极拳的真面目。有一次陈小旺出访新加坡,一位柔道高手向他发起挑战,陈小旺婉言拒绝,但对方执意要比试,并熟练地将他的关节死死拿住。在此情形下,陈小旺只得出手反击。只见他顺势一抖,柔道高手就被甩出几米远。这位柔道高手又邀其同伴,从两边拿住陈小旺的腕关节。陈小旺不慌不忙,沉腰转胯,使用太极拳中的解脱之法,就将两人甩趴在地下。在场的外国武林高手都为陈小旺的太极拳功夫叹服不止。2002年3月,陈小旺应邀到中国台湾省传授太极拳,一位跆拳道6段高手向他“请教”。陈小旺摆出陈式太极拳的中定桩让他推,可是这位跆拳道高手累得汗如雨下,而陈小旺却稳如磐石。
    陈小旺还广泛传播陈式太极拳,他辅导过的学生数以万计。他培训了许多太极拳运动员,许多国内、国际比赛的太极拳冠军就出自他的门下。他还涉足影视,参加过《太极神功》《神丐》《陈式太极拳》等影片的拍摄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陈式太极拳的书籍很少。为了继承、发展、普及陈式太极拳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陈小旺不顾自己的文化底子薄,克服了种种困难,编著了《世传陈氏太极拳》《陈氏三十八式太极拳》等书籍。他还发表了《论陈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陈氏太极拳的发劲》《论陈氏太极拳的五层功夫》《陈氏太极拳的发劲》《陈氏太极拳的抖杆》等多篇论文,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研究。陈小旺还出版了有关陈氏太极拳的拳、器械、推手珠录像教学片,以多种语言在国内外发行。为了普及陈式太极拳,陈小旺在传统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创编了“陈氏三十八式太极拳”“陈氏十九式太极拳”,使陈式太极拳这一武术奇葩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为了表彰陈小旺在传播推广陈式太极拳中所作出的贡献,1988年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向他颁发了武术贡献奖。他还被选为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主席、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学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第七届政协委员。
    1990年,陈小旺抛下国内如日中天的太极事业,孤身一人前往澳大利亚谋求发展,这在当时的武术界和太极拳爱好者中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对陈小旺是毁誉参半。20年过去了分析其得失是占得了一片天地却失了最大的一块市场,殊为可惜。尽管有种种传言和看法,可是在客观上,他为太极拳在国外的普及推广作出了贡献,为中国的太极拳事业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王西安大师

     王西安,太极拳大家,1944年出生,中国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传承人之一,国家武术高级教练,陈家沟武术院院长,温县太极拳武术馆副馆长兼总教练,河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王西安拳法研究协会会长,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技术顾问,香港太极气功社名誉会长,深圳、珠海、山东、温州、河北永年、南京、杭州、桂林、洛阳、郑州、焦作太极拳等协会名誉会长及顾问。                        
    王西安,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人,当代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四大金刚”之一,国家武术高级教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传承人,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温县太极拳武术馆副馆长兼总教练,河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洛阳师院兼职教师,陈家沟武术院创办者。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一级裁判员。他的功夫具有迅、猛、灵、脆、闪惊弹的特点。演练套路似行云流水,连绵起伏,舒展大方,形神兼备,世人称之为王西安拳法。他曾经连续四次参加河南省武术比赛均获第一名,1982年参加北京全国首届太极拳推手赛荣获第一名,1985年参加哈尔滨全国首届太极拳推手名家激请赛荣获第一名。
    1983年以来,先后8次赴法国,7次赴日本,以及美国、西班牙、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讲学授拳,目前他的足迹已经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是第一个应邀出国传拳的陈式太极拳大师。他第一个将陈式太极拳带到日本,第一个将陈式太极拳传到欧洲。并在国内外创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太极研究、训练中心,并同时但任美国、法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及国内的香港、山东、安徽、河南、浙江、江西、焦作等地的太极拳组织的教练和顾问,轰动国际武坛,被美国的《美国新闻》誉为“国际太极拳王”;日本大阪市接纳为“永久荣誉市民”;法国巴德纳市接纳为“永久荣誉市民”;西班牙帮布鲁纳市政府授誉“有突出学术贡献金钥匙”。著名武术家冯志强曾语:西安是陈式太极拳传人中最优秀的代表,其武德技艺卓尔,堪称一代大家。
    王西安的200多个入门弟子大都是全国或省赛冠军,他的徒弟的徒弟获得全国或省赛冠军者不胜枚数。他的国外徒弟获得中国或本国太极拳比赛冠军者同样不胜枚数。2008年央视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四大周擂主全都是王西安拳法传人,总冠军得主,其子王占军更是年轻一代陈氏太极拳传人中的翘楚,功夫无人可及。
     他专心习拳几十年,十分好学,得益太极理论甚佳,他的著作有《陈式太极拳老架》、《陈式太极推手》、《陈式太极拳技击秘诀》,中文、法文、日文和英文版,畅销国内外。他的著述中处处闪现其对运动走劲的独特感悟,初学者读之可初窥门径,有志者循序渐进,可达精妙之境。他示范演练的VCD有1988年的《太极神功》;2002年《陈式太极拳站桩》、《陈式太极单刀、单剑》、《陈式太极拳新架》、《综合太极拳》、已销往世界各地。他作为陈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在全国第一次恢复武术比赛在北京体育馆荣获“第一名”;在陈家沟武术低落期第一个率先领着村民按工分计酬练太极拳;王西安现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陈家沟武术院院长,温县太极武术馆副馆长兼总教练,省旅游协会常务理事,国际太极年会副秘书长,河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洛阳师专兼职教师。
                        
三,陈正雷大师
    陈正雷,太极拳大家,1949年出生,今年六十二岁。温县陈家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传承人之一,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省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河南省体委武术馆副馆长,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委员,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技术顾问,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
    陈正雷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从8岁开始练习太极拳,如今可谓是百炼成钢。陈家沟这四大太极金刚,小时候就属陈正雷最苦。一岁就没了父亲,七八岁的时候,母亲又远嫁西安,留下陈正雷和年迈的大娘相依为命。大娘是父亲的长房妻子,没有生养一儿半女,对陈正雷虽然非常疼爱,视如己出,可是在遭受了丧夫之痛后,精神受到刺激,患了精神病,一犯病就寻死觅活,上吊跳井,生活根本不能自理,更不用说照看还是孩子的陈正雷了。所以,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的膝下享受父慈母爱的时候,陈正雷却过早地领略了生活的艰难——无依无靠,缺衣少食,不仅要照看自己,还要照看生病的大娘。由于生活困难,陈正雷虽然成绩优异,却只上了五年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在生产队当饲养员,喂养牲口。这只是生活上的艰难。在精神上,随着陈正雷年龄的增长,父亲给他留下的“反革命子女”的帽子,却如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头上,而且越来越沉重。
     父亲陈照海也是太极拳名师,抗日战争时期,他曾经参加了当地的地方武装,进行抗日活动,这些地方武装在解放初期被当作“杂牌队”,受到了清理。陈照海就是在这个运动中去世的。父亲虽然死了,可是在那个极“左”的年代里,那顶“反革命子女”的帽子,让陈正雷饱受了沉重的精神磨难,让他抬不起头来。吃饭都成问题,陈正雷那还有营养餐供练拳。陈正雷说:“想练拳,营养跟不上可真不行,膝下无力,功夫不长。都过了多少年了,我的力量才能够过了膝盖”陈正雷大师年轻时工夫欠火候,身形上稍欠稳定,并且有一个毛病就是头老是扭来扭曲的。 即便是后来成为大师以后有了练功房和录像,这个毛病去掉了很多,但还是有歪头的轻微痕迹。这跟陈正雷大师当年家境贫无营养身单寒有关。
    尽管饱受生活的磨难,尽管精神受到极度的压抑,陈正雷却又是幸运的。1958年,他的伯父陈照丕从河南黄河水利委员会退休回到了家乡陈家沟。看到原来的武术之乡已经没有多少人练习太极拳了,老人非常着急。为了不使陈式太极拳后继无人,陈照丕就在自己家里办起了武术学校,向村里的年轻人传授太极拳。陈正雷就是在这里得到陈照丕的言传身教,步入太极拳殿堂的。陈照丕待陈正雷如同慈父一般,不仅向他传授武艺,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让陈正雷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谈到过去,陈正雷感慨地说:“老村长对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发展有功,对我陈正雷更是有知遇之恩,我这一生是没齿难忘。”
    苦难是一所学校,它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培养人坚定的信念,难怪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筋骨,劳其心志。”历经磨难,如今陈正雷在太极拳界无疑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了,但他还是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凡事不事张扬。患难之中得到的滴水之恩,让人永世难忘,也让人懂得什么是人间的真情。陈正雷说:“我这一生要感谢恩师的培养,要感谢老村长的关怀,还要感谢我的爱人,我们是患难之交。”
    现在,陈正雷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太极拳名家,为传播太极拳呕心沥血。他的爱人则是他事业上的贤内助,协助他创办“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为太极拳事业忙忙碌碌地奔波着。在四个人里面,陈正雷的身法的确是最活到的,充分体现了陈氏太极拳柔的一面,并且,其舒展大方也是其他人所不能比拟的。都传陈正雷为人最谦和,拳如人品,不得不承认。

 四,朱天才大师
    朱天才,太极拳大家,1944年出生,中国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传承人之一,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国家高级武术教练,焦作市优秀科技人才,温县武协理事、太极拳研究主任、太极拳专修院院长,新加坡武术总会海外教练、陈氏太极拳协会永久顾问。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技术顾问。
    朱天才不仅是陈家沟的“四大金刚”之一,他还被誉为新加坡陈式太极拳的开山人。这是因为,朱天才是陈家沟第一个走出国门,到海外传播陈式太极拳的太极拳家,而他出国的第一站就是新加坡。
     朱天才虽然不姓陈,可是他的母亲陈富英却是陈家沟的陈氏后代,是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代外孙。从小生活在武术之乡,又是太极世家,耳濡目染,朱天才自幼就对陈式太极拳情有独钟。他先后跟随陈照丕和陈照奎两位族舅为师学习陈式太极拳新架、老架套路,以及刀、枪、剑、棍等器械,还有推手、擒拿等搏击技术。由于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所以在青少年时代就武艺出众,成为陈家沟青年一代拳师中的佼佼者。14岁他就获得过太极拳比赛的第一名,此后经常随陈照丕老师参加武术表演赛。1972年,全国恢复了武术运动,陈家沟也组阴代表地区参加省级武术比赛,当时,陈照丕老人任教练,朱天才任助教,协助老人训练运动员。
    朱天才还是陈家沟陈家沟的民办教师,由于朱天才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地太极拳的原理理解较深,所以在教授太极拳时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太极拳理论和技术。在国内举行的武术比赛中,朱天才曾两次获省武术比赛的陈式太极拳冠军,两次获得全国武术比赛的金牌。
    1983年,为了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国家就选派朱天才到新架坡执教。于是朱天才就成为陈家沟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到国外传拳的太极拳师。
    朱天才在新加坡的繁华世界体育馆做首场表演。当时,新加坡人从来没有见识过陈式太极拳,对这个拳种感到很新奇。因此,朱天才做表演的那天,新加坡国家官员和武术爱好者纷纷前来观看,可容纳六千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表演结束,体育场内掌声久久不息。
    朱天才在新加坡授拳七个月,培训学员近400人,既传播了中国文化,又增进了中国和新加坡两国人民的友谊。朱天才做为太极使者,在中新两国之间架起的友谊的桥梁。此后,朱天才多次应邀到新加坡传授陈式太极拳,把陈式太极拳普及到了整个新加坡。因此,朱天才被誉为“新加坡陈式太极拳的开山人”。
    在拳传新加坡之后,朱天才的足迹又踏上了世界上许多的国家和地区。他八次出访日本,传授弟子数千人。90年代,他又出访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几乎每年都要绕地球一周,把陈式太极拳广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传播陈式太极拳时,他不仅传授技术,同时还传授中国的古代文化。在和外国友人交流太极拳技艺时,朱天才总是虚怀若谷,表现的非常谦逊,即使技艺高超,也从不恃技欺人。一次,在美国,朱天才和一个外国人切磋拳艺,只用了一个弹抖,就把对方“嗖”的一下弹了出去,撞倒身边两个人后,又在一丈开外倒地。围观者一片惊呼,看不出是何招数,问倒地者,也是莫名其妙。在一片称赞声中,朱天才平静地说:“不是我功夫好,只是得机得势,用对了太极劲,你们练好了,也能做得到。”
     在悉心传拳育人、弘扬陈式太极拳的同时,朱天才还深研究太极理论,挖掘整理陈式太极拳理论文献,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海内外出版发行了《正宗陈家沟太极拳》《于路炮捶》《秘传陈家沟太极拳歌诀》(手书版)等太极拳专著,还发表了《关于陈家沟太极拳套路的辨析》《太极拳的缠丝与抽丝》等论文。最近出版发行了《陈氏太极拳教学》光碟,整理了《陈氏太极拳入门》《陈氏新架一、二路》等著作。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学无止境。现在朱天才长期在新加坡传授太极拳,同时他仍在刻苦修炼,在诲人不倦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技艺。


标签:四大 金刚 小传 
上一篇:陈式太极拳传承
下一篇:没有了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