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

论小学武学强国教育-郭文茜

时间:2014-3-31 10:43:31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28  评论:0
  摘要: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出现的诸多问题,武学强国教育作为新时期小学教育课程在小学开展具有广泛的重要性。习武安邦,着眼于小学爱国与习武教育,其目的在于唤醒广大国民的习武热情,促进国家的和平发展与长治久安。文章通过阐述提出武学强国教育课程在当代小学教育中的背景,分析当代小学武学强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缺失,对在小学教育中普及武学强国教育的可行性进行探索,得出小学实施武学强国课程教育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将促进我国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 前言 
  随着愈加完善的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和青少年入学率的普遍提高,武学强国思想在小学教学的传播对于广大青少年群体中开展普及强国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武学思想在少年儿童群体中的传播和少年儿童习武人数的增加;另一方面,有利于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长久繁荣与发展。此外,“中华武术视个体和谐为真,天人和谐为美,人际和谐为善,和谐观念是武术伦理思想的最高准则”因此,武学思想在小学的传播对于提高人民道德素质、振奋民族精神以及强化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途径,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的动力,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可靠保证。 
  2 提出武学强国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背景 
  “美国普查局的报告称,截至2040年全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目将比现有的5.06亿增加1倍以上,达到13亿。”可见,当前的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如此严重,身心健康已成为全世界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010年广州市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报告》的公布结果与2005年相比,“虽然学生的身高高了,营养不良的少了,但是学生的运动能力却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大幅增加,有接近10%的男生被检出肥胖;视力低下检出率依然居高不下。我国74%的家长从来不带孩子一起运动,近70%的学生放学回家后就不允许出去运动。” 
  习武安邦,少年强则国强。愈强一国,必先强其少年。武学强国思想在小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史鉴,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无不是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政权的更迭变换恰恰是所处朝代武学兴衰的真实写照。当下的中国既有内忧,又有外患。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文化发展不协调,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国富民穷的尴尬问题,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此为内忧。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在美国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影响下,处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压力,甚至是军事压力,此为外患。在周旋于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的同时,需要建设更加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而武术作为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手段,青少年又是国家未来的主力军,因此武学强国教育从小学抓起已是刻不容缓。 
  3 武学强国教育在小学的现状——武学强国教育的缺失 
  “尽管武术早在1916年就开始进入学校,不同时期又不断地编入大纲、列入课程、制定教材。时至今日却在学校中并没有实现根本的普及,甚至在许多学校‘名存实亡’。据调查,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武术课基本上是徒有虚名,甚至一些学校的负责人明确表态武术课可以取消。”可见,武学强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实际受重视程度严重低于应受重视程度,无论在广大的中国农村还是在城市小学教育中武学强国教育同样匮乏,情况不容乐观。 
  从人口比例与人口分布上来讲,中国大部分小学在农村,农村小学生数量在全国小学生数量上占多数。硬件设施的普遍落后伴随着与之共存的师资力量的匮乏共同制约了农村武学教育。农村武术教育中重要的也并非是硬件设施,而是由于师资的匮乏所导致的专业教师的匮乏以及由此而导致武学强国教育在小学的缺失。 
  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的武学思想教育同样不是很乐观。在城市的小学里,由于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切以及升学压力的剧增,城市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充斥着各种补习班与辅导班。这不仅是单纯从时间上使得参加武术学习已无可能,而且从中可以看到武学价值观念的缺失,观念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接受武学强国思想教育的缺失。 
  在没有武学强国思想的小学生的世界里,国家的概念相对单薄,缺乏对国家这一概念的进一步理解。然而,充斥在他们脑海中的也只有诸如数学、语文、英语等等,就拿英语这一学科举例,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远远大于接受武学教育以及其他传统文化教育的时间。而习武安邦的武学思想却无人问津、门可罗雀。观念指导着人的行动,没有习武安邦的观念,没有武学强国的思想,何谈习武,何谈爱国。观念的缺失需要教育来补,小学武学强国、习武安邦观念需要进入小学教育的课堂。 
  4 在小学教育中普及武学强国课程的可行性探索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曾说:“体育是和教育密切相关的,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教育的体育是走向歧途的体育。”而武学强国教育站在国家层面,是利国利民的教育教学,其意义重大,一直以来为教育界所忽视,谈及武术,不能被世人所充分理解与认识,人们对其具有习武安邦的意义更是严重忽略。多难兴邦,但是,不应等到“东亚病夫”的帽子被扣到头上之时,国家动荡之时才意识到习武安邦的重要性。我们暂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在小学教育中普及习武安邦武学强国教育的可行性探索: 
  4.1 关于武学强国教育课程在小学的设立 
  笔者把武学强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应用在小学是十分必要的。著名学者这样认为:“武术就是武术,它不需要西方体育化,也不需要体育学科化,它本身就应该是一门学科,就应该成为一门课程。”而课程是维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在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之间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武学强国课程教学是指在小学课程设置中通过课程设置,在小学课程上对学生施以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系列教育,达到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此课程意识到强国的重要性并且主动参加武术锻炼的目的。强国教育老师通过课程向学生授课,学生在课程上获得知识。武学强国教育课程可以通过课程的形式向学生普及习武与爱国等传统习武安邦的思想。在武学强国理论课程的设置上,课程可以通过讲述历朝历代的习武爱国史事,弘扬武学强国的爱国思想。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传统武术家,结合当地特色传统武术拳种,向小学生传授传统武术,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武术。总而言之,在小学武学强国教育的课程上,应该遵循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2 关于武学强国教育课程在小学的落实 
  武学强国教育课程设置在小学的落实对其传播与普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与实践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与意义,二者同样不可或缺。针对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性特点,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上都应该着重注意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学强国教育教学。 
  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适应性与可行性,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具有特定年龄阶段的特点,能够引发并且维持少年儿童的兴趣对武学强国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容设置上应该着重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辅之以活泼生动的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应该主要传授中国传统功夫,充分发挥当地传统武术家在当地的的传承优势。教授当地特色拳种,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本地传统武术和广大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与之相伴随的是学校武术的广泛开展,不但有利于学校武术的开展,也有利于传统武术与非传统武术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与全民健身的开展,对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具有开创性意义。 
  4.3 关于武学强国教育课程在小学的长周期性 
  武学强国教育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周期性长包括相对较长的小周期和相对较长的大周期。小周期针对的是习武者个体,是指在习武者接受武学思想的学习过程,以掌握一定的武术功底为小周期;大周期针对的是国家教育的对象即接受教育群体,是指在社会培养并且形成一代习武人群,以影响一代人观念为大周期。 
  武学强国教育的小周期较长是站在物质器械层面相对其他运动项目而言。传统武术的训练周期普遍长于一般体育训练项目,例如:“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在太极拳的训练中讲:太极十年不出门。其意思就是太极拳的技术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熟练掌握。再有,在形意拳中讲:形意一年打死人。形意拳在民国时期的南京中央国术馆被称为国术,所以并非练习形意拳只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事实是拳术的特点不同。针对国家在普及武学教育的周期中是以掌握一定的武术功底为小周期,因此,小学教育中可以为少年儿童的终身武术奠定一定的基础。 
  武学强国教育的大周期较长亦是站在物质器械层面相对其他运动项目而言,是以培养一代习武人为大周期。一代人的习武观念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需要政府在多方面予以支持,积极引导,大力扶植,努力发展我国武学强国教育。 
  武学强国教育的长周期性决定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长周期性。武学强国课程理应根据教育的长期性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从战略全局性的角度出发。以强国为目的,以武学教育为基础,强力促进我国武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5 结论 
  武学强国教育将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向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将极大解决我国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武学强国在政治上,通过培养武学强国思想,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有效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武学强国在经济上,通过武术训练将会增强人民体质,从客观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武学强国在文化建设上无疑是推进我国文体事业的一剂强心剂。因此,要大力推进武学强国教育在小学的课程设置以及实施。 
  参考文献: 
  [1]徐才.武术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93-94. 
  [2]美国普查局.哪些国家是老龄之国世界老龄化一览[EB/OL].http:∥blogs.cn.reuters.corn/,2009-07-20. 
  [3]卢苇.学生体质下降该谁反思[N].中国体育报,2011-05-20(7). 
  [4]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4. 
  [5]刘丹,肖春飞.何振梁:“体教结合”才有真“体育强国”[N].新华每日电讯,2006-03-23(3). 
  [6]王岗,邱丕相,朱佳斌.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学科意识[J].体育科学,2009(1).

标签:小学 学武 武学 强国 教育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