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

神州巨龙之明珠:中国武术浅说(伍豪)

时间:2014-5-22 9:47:03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44  评论:0
我国之武术,古时称为“武艺”、“武技”、“武功”或“手博”等等,广东和港澳多称为“功夫”,外国也称“功夫”,港澳、南洋和澳洲、北美的华侨还称为“国术”或“国技”。

我国之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机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她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她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起来的一项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艺苑里四时盛开、绚丽多彩、芳香四溢的鲜花,是神州巨龙经历千万年的孕育、修炼而成的无比光辉灿烂之明珠。

门类纷繁 多彩多姿

武术,狭义上指的是由徒手的抓、拿、跃、摔、打、踢,以及器械的劈、砍、刺、击、扎等格斗动作,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的各种套路。按其内容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攻防技术等五大类。拳术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少林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等等;器械包括刀、剑等短器械,枪、棍、大刀等长器械,双刀、双剑、双勾、双枪等双器械,九节鞭、绳镖、流星锤等软器械;对练是两人以上按照固定套路所进行的攻防技术练习,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集体表演是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的集体演练,可用音乐伴奏,使动作整齐划一;攻防技术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具有实战意义的搏斗形式的运动,目前正在整理研究的有散手、推手、短兵三项。另外,武术还有南北派、内外家之分,而各派各家又有若干分支和种类,实在纷繁多样,一般流行的也达数百种之多。

广义之武术可包括拳术、器械、气功、硬功、技击、擒拿、摔跤等人身活动的各项技艺。

源于生活 源于生产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北京人”,为了保存自己并获得生活资料,在采集和渔猎的时候,往往要赤手空拳或拿着粗制的石器、木棒或骨器,作为原始的工具和武器,去同凶禽猛兽作殊死的搏斗,从而逐渐发展了徒手的拳打、脚踢、躲闪、跳跃、摔跌等动作,以及使用器具的劈、砍、刺、扎、掷等技能。这些动作和技能虽然原始低级,却就是武术的胚胎和萌芽。原始部落形成之后,为了迎击来犯者,这些动作和技能在人与人的搏斗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胚萌状态的武术产生了实战的意义;而在部落的生活中,祖先们为了锻炼筋骨关节,舒展躯体四肢,便开始模仿禽兽的动作神态作“舞”,或模仿搏斗中的踢打击刺而作“武舞”,则赋予刚刚发育的武术以体育运动和艺术表演的内容。

铜刀铁剑 有拳有勇

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的铜器时代,也是我国武术开始生长、拔发的阶段。在这个时代,石、木、骨制的武器演变成铜铸的镞、矛、戈、斧、刀、剑,使用这种武器,既要有力量,又要有技巧。这就是武术的进步。这时的《诗经•••小雅•巧言》中“无拳无勇”之诗句,是典籍第一次出现“拳”的记述,反映出当时提倡有拳有勇。而文武并重的教育把“射”列为科目,生活中把“射”当作比赛娱乐形式,“角力”这古老的相扑和摔跤的兴起,后来发展成擒拿的“执技”出现,等等,则说明当时武术已开始向深度和广度迈进。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兵法巨著,如孙武及所著的《兵法》,孙膑及所著的《孙膑兵法》等,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到了春秋战国的末期,冶铁已发达,炼剑术风行一时,竟然炼制出如“干将”、“莫邪”这样的名剑,造就成象“越女”等高强的剑术大师,则更显示出武术的拔发向上了。

少林兴起 武举创立

秦汉至隋唐时期,历史曲折复杂,是我国武术长枝生叶、茁壮成长的阶段。初时,因教育开始文武分家,社会上重文轻武,早先地位崇高的剑客武士只好潜入社会底层,与贩夫走卒为伍,与农民起义结盟,从而使武术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一股重要力量。这时的统治者内外征战,也十分重视武装武备,从而使武术与军事结合更紧,进步更快。汉朝便出现了李广、霍去病等武艺高超抗击匈奴的民族英雄和军事专家;三国则产生了使八十斤双戟的典韦、使丈八长矛的张飞等勇猛非凡、善于征讨的虎将。隋末唐初少林寺僧辅助李世民夺天下,少林拳迅速崛起,以及武则天开创“武举制”,这两件大事是这时武术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武术开始与医学结合,则是这时的新鲜而有意义的大事。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而创造的著名的武术导引套路“五禽戏”,对祛病延年就有明显的功效,他的学生吴普坚持练习“五禽戏”,到了九十多岁,仍然耳灵目明牙坚。这时的名著《汉书•艺文志》里面有大量关于武术的记载和论述。

结社练武 分派分门

宋元明清,是封建社会的落坡时期,却是我国武术壮熟、茂盛的阶段。南北宋时,讲武之风甚盛,朝廷十分注重武举制的实施,民间则首次出现“弓箭社”的武术组织。这时著名的武术英雄人物有抗辽名将杨业一门,有抗金名将韩世忠和岳飞,还有农民起义领袖李全夫妇;著名的武术著作如《宋史•艺文志》里的射术书二十余卷,《事林广记》中的《射箭诀》等;而兵器越来越精良,已有十八般。元朝的统治者倡导骑射和摔跤,却极力制止民间习武。明朝是武术全面发生的朝代,象李自成、唐赛儿等农民起义领袖,都是武艺出众又懂得训练武装的豪杰;朝廷也有如抗倭名将戚继光这样威镇四海的人物。少林拳术在这时进入更高的境界,有“夫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焉”之称颂;同时,还出现了与少林外家硬攻直上拳术迥异的内家以柔克刚之武当拳术。举世闻名的太极拳也是在这时形成的。清朝的武术发展有其特点,统治者既加强朝廷的武备,又严禁民间的练武,民间却秘密结社,练武以图“反清复明”,出现主张文武双全以抗清廷的颜习斋和结纳江湖豪杰图谋反清复明的大侠甘凤池等武林人物,而最终则演成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义和团、小刀会等起义活动。

惨遭摧残 重振声威

辛亥革命后,武术在民间又流传起来,往往被用来作为革命的实践手段,“梭标队”、“大刀队”都曾屡建奇功。这时推动武术,作出贡献的人物首推霍元甲先生,他在上海创立了“精武体育会”,培养出许多人材,出版大量的书刊,确实独竖一帜。建国以后,我国的武术有了蓬勃的发展,逐渐形成广泛的群众体育运动,技术得到交流,套路多有创新,典籍有人整理,书刊经常出版,国内外联系有所加强。但在十年浩劫中,我国的武术却被诬为“复古典型”,备受摧残,损失惨重。然而,具有民族特色、深深扎根民众之中的我国武术,是摧残不垮,灭绝不了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现今,时机大好春光媚,只要加强那些过去忽视了的技击、气功和硬功等项目,我国的武术一定能够夺回损失,迎头赶上,重振声威。

多能多用 益国益民

我国武术的作用和价值之大,在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之广,是难以估量的。首先,武术是人们锻炼身体、强健体魄、防治伤病、延年益寿的一种重要的门径和有效的方法,尤以气功、太极拳和五禽戏与医学关系更密切,功效更显著。其次,武术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格斗攻防、抗暴卫身、克敌制胜的实战手段,即使在军事科学和武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武术仍然与个人安全、与防特反间、公安边防和军事上的大小战斗有密切的关系,是成败胜负的一个决定因素。其三,练武本来就是一件必须持之以恒的辛苦事,格斗实战更需要坚强、机智和勇敢,所以武术对于培养人的意志、鼓舞斗志、振奋民族精神、培养良好作风,都有很大的作用。其四,武术一开始就以有趣有益的表演形式出现,经过这么长久的变化和发展,其艺术性大大加强了。一方面武术作为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既登大雅之堂,又在民间节日,献艺献技,多彩多姿,内容除各种武术项目外,还有舞狮、舞龙、踩高跷等等。另方面,武术又与别的传统艺术,诸如民族舞蹈、杂技马戏、各种戏剧等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甚至与电影结合,产生意想不到的魅力和效果。足见,武术与民情生活、科学文化的关系是如此之深,对社会事业,国家前途的影响是这般之大。

过洲过海 热遍全球

自古以来,武术一直是我国人民与海外侨胞和各国人民紧密联系之纽带,是亲情和友谊之标志。早至明朝以前,我国的擒拿、摔跤就传至日本,经过改造、发展而成为今天风行世界、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柔道;近年来,日本特别喜欢我国的少林拳,拳派组织林立,练拳之人极众。

南洋诸国对我国的武术更为重视、更加欢迎。我国沿海广东、福建等省份的蔡李佛拳、咏春拳、洪拳、少林五祖拳、太极拳等等,老早就在那地区传播了。那里称这些拳术为“国术”或“国技”;那里的国术馆、国技馆,在世界许多地方都设有分馆;还有不计其数的武术书刊报纸,从那里向世界各个角落发行。因此可以说,南洋与港澳、台湾一样,是我国向世界传播武术的桥梁。此外,那里勇冠全球的泰拳,追根朔源,与我国武术也甚有关系。

近年来,美、苏、日、澳、加及西欧,仅从事气功活动的就有两百万人,甚至还设立了专门的气功研究机构。

今天,世界对中国武术的壮内强外、防身自卫、高尚实用等特点的认识日益加深,对她就日益推崇,因而出现从中国向亚洲,向北美,向西欧,向地球各个角落,滚滚前进,声势浩大的功夫热潮。为了满足各国人民的要求和希望,我国热情迎接了一批批来访的外国爱好功夫者,又派出了一个个的武术代表团,先后对墨西哥、美国、日本、英国、莫桑比克、埃及、土耳其、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及菲律宾、缅甸等国家作了访问,受到热情的欢迎和好评。

作为中国人,我们完全应该辛勤浇灌中华艺苑里武术这株艳丽的香花,完全应该倍加珍惜神州大地武术这颗巨龙之明珠;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她为国家为人民争取更大的荣誉,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她在世界之武林中散发出更加浓郁芬芳的香气、放射出更加灿烂绚丽的辉光!

标签:神州 巨龙 明珠 中国 武术 
上一篇:闲话武术的普及与规范-唐才良
下一篇:详解中国武术段位制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