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

传统武术需要与时俱进-郑锦秀

时间:2014-6-14 22:35:18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16  评论:0
每每谈及中国武术(以套路为代表的传统武术,不包散打等现代武术。下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赞誉之词比比皆是,对于中国武术怎么赞誉都无可厚非,都不为过。然而,有一个事实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注意,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武术和中医,京戏等国宝级优秀文化遗产却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虽然还没有到“抢救”的地步,不过长此下去,前景堪忧。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悠悠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事物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时间的挑战,无论曾经有过怎么样的辉煌,想禁得住考验,想在现在或者未来存在并发展,都需要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所谓“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也。哲学的发展观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但是事物的存在除了受其内在的本质(内因)制约外也必须受外界环境(外因)影响。自从受《少林寺》影响刮起的武术热降温后,“武术不景气”“武术有待弘扬和大力发展”等呼声不绝于耳。笔者根据做武术宣传工作20多年的体会,仅就武术现状、传承、发展以及武术在与时俱进方面存在的问题等谈些看法.供广大走术界同仁参考?

1.武术比赛观赏性单一,刺激性不足

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武术比赛是全运会和世界武术锦标赛。项目也仅限于单人规定套路、器械,作为表演的双人徒手对打、器械对打严格说应该叫对练,因为双方或者三方的攻防均是编排好的套路,没有实战意义,更没有胜负悬念可言。观看过比赛的人都会有感触,看了第一个人的表演,剩下的无论看多少人,动作都是一样的,动作的规范性因为参赛者均为习练武术多年的专业运动员,水平相差无几,其动作规范性没有多大差异。观看时间稍久,观众自然会产生视觉疲劳,感觉索然无味。与自由搏击,拳击,散打等现代武术比赛相比,观赏性、刺激性相形见绌。后者因为比赛结果充满悬念,双方队员按照规则任意出动作,谁被击倒,谁会获胜均无法预料。比赛现场呼声四起,观众情绪高涨,气氛起伏跌宕,高潮迭起。体育之所以可以吸引亿万观众观看,比赛的观赏性,刺激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尤其刺激性首当其冲,足球、拳击类比赛就是典型的例子。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体育走市场化道路势在必行。不能引进市场机制的项目仅仅靠国家出资维系很难深入普及并得到长足的发展。自然,没有足够的观赏性、刺激性的项目想走入市场是不可能的,观众不买账,没有利益可言,举办者、参加者依赖"皇粮"来奢谈发展岂不是笑谈。

发展武术,应当改革赛制,增设有观赏性、可以吸引观众参与的对抗性项目,比照现代武术赛制,借鉴国际成熟的规则,开设传统武术各个拳种的无限制搏击比赛。在取得经验后,再借鉴西方击剑和日本剑道的经验开展刀术、剑术等器械对抗项目。

2.中国武术实战功能亟待证实

武术由于低俗影视作品无知渲染以及没有参加对抗赛事,多年来被戏称为“舞术”。殊不知武术的功能并非某些人所言的“强身健体”。从原始部落的狩猎谋生到后来的国家开疆扩土,甚至进入封建社会后的看家护院、打把势卖艺等无不将其实战功能作为首选。武术从来都不是用来看的和玩的,没有实战功能的武术真的就是“舞术”。如果就是为了好看,为了追求动作的飘逸和难度,武术不能和舞蹈比;如果为了突出力量和技巧,武术也不能和自由体操,杂技比。武术的“武”字充分体现了“打”的特征。在提倡法制的和谐盛世,武术不能在战争也不能在防身自卫上派上用场,如果还一味强调“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未免缺乏感召力。健体的方式非常多,多到不需要费用,不需要老师就可以从事,比如跑步,游泳,社区健身器材等;而“防身自卫”,当前社会治安非常好,已经不是“乱世”,匪盗横行的世道不复存在,况且对于民间的纠纷和斗殴,法律不主张私下了结,现代社会不会提倡“武力”。所以,武术要体现其实战功能,唯一合法的方式就是参加对抗比赛。当今世界职业搏击类比赛有拳击、泰拳、UFC,K-1、MMA,散打、跆拳道等,对于参赛者学习的是什么武技没有要求,只要按照相应的规则使用技术就可以。中国武术的踢打摔拿,拳腿肘膝,涵盖了上述比赛容许使用的所有技术,除了拳击和散打对其中某些技术有限制外,其他国际搏击赛事几乎都可以使用。然而,中国武术人参与有影响力的国际搏击赛事的却是凤毛麟角,更谈不到取得名次。现代社会什么事情都讲究“证明”,说“泰拳800年无敌手”,人家的确有独到之处,有独领风骚20年的当代拳王:说“美国职业拳击世界第,人家可以如数家珍般说出阿里,泰森、霍利菲尔德等世界级冠军;日本、泰国以及号称搏击王国的荷兰都能够频繁参加国际顶级比赛,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中国号称武术大国,武术发祥地,我们却不能在世界搏击界有与自己大国地位相称的位置,也没有李小龙那样的领军人物。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可能有:1).中国武者分两大类,第一类属于拿工资的专业武术运动员,他们隶属于当地体育局,其任务是参加全运会,为地方拿金牌,夺名次,自然没有必要去冒着风险打搏击比赛;第二类属于民间的武术爱好者,他们虽然习武多年,但是却不指着武术吃饭,有自己的工作,武术就是业余的爱好,他们没有运动员证,更没有证明自己习武等级的段位证书,想参加国际搏击赛事却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2).中国没有为武者提供可以证明其实战能力的合法比赛。3).中国也没有可以证明武者实战能力的官方证明,比如:我们说泰国播求实战能力出众,他可以随手提供多份有证明力的文书,有地方的、泰国国家的、世界顶级比赛的等等。我国的段位证书、奖牌无一例外都是单人套路。

呼吁有关部门制定传统武术对抗比赛规则;呼吁体育科研部门研制器械对抗护具;开展对抗比赛培训;适时推出正式的比赛;给予有志参加搏击比赛的武术人士以资格证明。

3.中国武术传承(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相比,传承方式复杂,学习时间长,功夫上身慢是其特点。传统武术需要从小练起,在全国大赛中取得成绩的运动员一般都是六岁甚至更早开始训练。训练三年也就是初级水平,参加国家级大赛需要十年左右的训练时间,还必须有非常出色和专业的老师手把手指导。现代武术包括拳击,一般16岁开始训练即可,少则两年,多则三年就可以参加比赛,资质出色的可以参加全国比赛。传统武术学的是套路,现代武术学的是攻防动作……种种差异导致传统武术很难适应快节奏的现代人,尤其不适合课业极其繁重的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如果不改变这一现状,武术传承势必受到阻碍。

武术人群分为两类一一普通和专业群体。专业群体由资深武术工作者传授,目的是系统学习某个拳种,发掘、整理、继承武术文化遗产,参加武术套路比赛和高层次表演等。普通群体以多种方式为主,民间和专业相结合,在学习基本功和简单套路后注重发掘武术的实战作用,培养比赛人才。

4.对传统武术习练者参加对抗比赛并取得成绩的国家要给以鼓励

本文以传统功夫需要与时倶进为核心内容,与时俱进就需要提高实战能力,通过和国际接轨让世界承认。如果习练传统武术的人士代表自己的拳种或门派,使用本拳种的技术在搏击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的,应该设立激励机制,在就业、升学、核发段位证书、职称晋级等方面给予优先。

综上所述,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当代社会、科技,人文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并与之同步。必须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扬弃原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统武术发扬光大也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标签:传统 武术 要与 
上一篇:武术中的缠丝劲-徐海亮
下一篇:议当今中国武术的传承和弘扬-李毅虎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