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言传身教是练好武氏太极拳的根本-朱瑶盛

时间:2015-1-2 10:01:51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81  评论:0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休。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遗叹息。——十三势行功歌

行功歌告知,习练太极拳者想要系统习练太极拳,必须入门拜师。得到师父的口授,言传身教,方可有所成就。所谓言传身教就是师父先讲拳理,用身体做出每个动作,讲一个动作做一个动作,—步一个脚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往上练,从而达到一定的境界。真义决曰:“人身即及天地,天地即太极,太极之内分出先天后天。练斯拳者,以后天引先天,其中无数层折,均需一层挨一层,不得獵等,否则无效。

言传身教,得真传

拜师学艺是中国传统文化。师者,授业解惑也。学艺是学一门专业的技艺。师父是授业的恩师。是一脉承传的老师,中华武学文化更是注重一脉承传。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唯有武功不能自学成才。”其中玄机,只有身在其中的练功者知道。拜师学艺,拜什么样的老师为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因个人的需求不同,不作评说。

这里只说想得真传,想真承传武学的练功者。当今的公园太极老师太多,大师名师多于明师。大家名家多于真师。但也正好满足社会不同人群的需求。但对于真练武,切实想学武者来说就很痛苦了!看走了眼,后悔莫及。痛苦终生,是不痛钱财痛时间啊!。明师难求更难遇,这是摆在真想练武者面前的难题。什么是明师?真师呢?我认为明师是武德高尚、武艺精湛、明白拳论与拳理的老师,是一个实实在在按拳论拳理传授徒弟,并有三代以上师承关系、能教弟子练出真功夫的老师。

言传身授,就是既师父亲自言语教导,又亲身动做来示范。在行功走架时,一步一个脚印教,直至该动作正确为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师父要给你不断修架子,改架子,捏架子,反反复复。而徒弟要刻苦用心练习每一个动作,这叫学拳、练拳、修拳再练拳,最后是捏架子。经过这个过程,才能做到功架一点一点规范,身体感觉才能一点一点出来。内劲的运行很抽象说不明道不清,只能意会、师父言传起初只能记在心里,先心知,跟着师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练。比如武氏太极拳八大要点,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两个要点,两个要点逐一练到。直达豁然贯通,达到身知重于心知的目的。起初从哪里起手练,怎么练,必须是师父指点,否则无从下手。如果自作聪明,练也是瞎练,枉费时间和经历。想出功夫确有玄机。玄机是什么?玄机就是一脉承传的练功方法。

拳论云:“劲起于脚跟,气向下沉,两肩松开,两股前节有力,神气收敛入骨,神不外散,神气鼓荡,周身无缺陷,直至周身一家脚手相随……”等短短几句精言,蕴藏着不知多少层次的功夫,层层叠叠,环环紧扣,缺一不可。如果不在一代代明师逐一传授下,很难很难练到周身一家,身备五弓的知己功夫。放眼现今太极拳界,有多少人在研究、苦练、恒练太极拳。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几十年锲而不舍,乐此不疲。但是就练不明白这几句拳论、拳理,身上就感知不到拳论所说的内涵。或自以为认为太极拳不过如此、拳论只不过是理论而已等等。练了十几年,几十年不知道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里有什么。真的可悲啊!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一脉承传的名师言传身教。

有许多习练者,经过多年的练习,也领悟到一些东西,认为太极拳就是我练的这样,是太极操?太极舞?太极拳?实在难以捉摸。但仔细想想也对,在练习太极拳的路上其实和人生的路上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身体好就好,开心就好,何必那么认真呢!但对承传者、门派的传人来说就不一样了。称自己为传人弟子练不到一定层次,或者自作聪明瞎练,那就是自欺欺人。因为你是传承人,就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武学的使命,而不是忽悠欺骗自己。不然以后必然会误人子弟。比如气向下沉,力往上拔,这是武氏太极拳的核心环节。气向下沉,人的一呼一吸,气在胸腔里往哪里沉?这就是我们练功者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为什么要往下沉,怎么沉?先打个比方挑担和抬物吧!挑过重担,抬过重物的人都会体悟到,肩压重物时首先顶起头,直起腰,把气往两腰上顶,感觉到两腰上有劲了,再站起来走。仔细回味一下,为什么放下东西后,只身去找那种腰力感觉却没有了,气就贯不到腰间。虽然意念往下沉,也就是气能沉到腹部(肚脐往下即为丹田)。

拳论上说气往下沉,实质是气沉到命门,是双肾(也就是双腰)先贤云:气要入肾出肾。为什么沉不到双肾?这就需要师父指点,通过什么练功方法,才能练到气能沉到双肾。如果谁有疑问,自己在家试试就知道了。行功走架的时候,气能否沉到双腰。再说说沉吧。什么是沉?沉就是身体重心往下坠(移)。太极拳能练到顶劲,那就一定有沉劲。能提顶,身子就能往上拔。能吊裆,重心就能往下沉。顶与沉,上下对拉是相对的。松与紧也是相对的,必然的。有松必有紧,有紧必有松。松要松而不懈、紧要紧而不僵。刚要刚而有力、柔要柔而不断,筋骨相合。紧要神形合一,节节贯串。松透了才能沉,这叫松沉劲。能沉,命门就能后撑,腰胯就能相合,上下连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重心往下移,下盘稳固,上节轻灵,身备五弓,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能沉气就能神敛入骨,神不外散,神气鼓荡,用意不用力。就能体悟出,无气者纯刚。要练到这一切的一切,必须要在师父精心指导下,经过漫长艰苦实践才能练成。所以说“苦练十年不如明师一点”。拳论曰:“差之毫厘,缪之千里。不然枉费功夫遗叹息,习者不可不辩不思也。”

记得刚拜师时,我就问师父:传统太极拳有标准吗?师父听后严肃的说当然有,拳功合一,神形合一,刚柔相济意气君来骨肉臣。但一定要练到内外三合,不然的话就会出现一人一太极,百人百太极。还会出现很多自以为是,感觉我处风景独好的谬论。我们武氏家传太极拳不重招式,重气势,注重内功修炼。要求弟子练到神似,而不是形似。有前辈云:‘形似者死,神似者活。’我们练的就是精气神。比如十个徒弟,形有差别,那是个人体型差异。但在行功走架所显示出来的气势神态是一样的。说明大家都练对了,就有一定功夫上身了。你刚拜师你慢慢一层一层练,练到一定层次你就看能懂拳论,看明白拳理。我们这支系是按照祖师拳论,拳理来练功夫的。武李氐太极拳学说,就是我们练功的指路明灯,是武氏家传太极拳功夫的标准。现在你们看不懂,是因为功夫层次未到,可以说太极功夫还没有入门。你想练到太极功夫,就要严格按照我的要求去练,练到_定程度再参照拳论、拳理练,这叫揣摩,叫悟拳。我作为师父主要责任是,教导指引你们在练功夫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不走弯路。但你们也要明白。”

“学功夫是艺靠师传,功靠自练。比方说:你们现在没有路,我指引你们找路,你们要刻苦用心去找,当你们找到一条很小的路时,再指引你们慢慢走上机耕路,然后再指引你们上县级公路,省级公路,再上国道,最后送你们上高速公路。上了高速公路后,就要看你们车的动力,车况如何。如果动力车动力十足,就跑的快,一日干里。如果动力有勋车况不是太好是否需要维修,就慢慢跑路。总之量力而行。放好心态,可以一路欣赏风景,一路放声高歌,迟早都会到达你想去的目的地。练功夫也一样,我教你们武氏太极拳功夫,从系统理论到拳械,到内劲功夫,听劲功夫。你们要刻苦用心练,从无到有,我一层一层教,你们一层一层练。身上一点一点体悟,功夫一点一点上身,三五年后你们自身就会体悟到上下相随,周身协调,内劲涌动,身体慢慢感觉身备五弓,周身一家,直至豁然贯通。那时体内功夫雏形已成,为将来更上一层功夫打下了良好基础。”师傅又接着教导我。“这时你们的功夫可以说上了高速公路了。到那时,我做师父的责任已基本完成。至于你们在武学道路上能走多远,功夫有多高,就看你自身的努力和悟性了。每人的根基不一样,风格决定你功夫的未来。因为人体有差异,没有同样的功夫,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常规是可以突破的,能打破常规,打出自己风格,你就能成功。十年来我始终坚守师父教诲,刻苦按要求练功,汗水相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辛劳一份功夫。数年寒暑,虽有所小成。但离正真的周身一家脚手相随还相差很远。也许需用一生追求。”

心肾归丹,养气,养神,养灵根

拳论云: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有前辈云:传统太极拳是集,柔功、气功、中医、技击于一体的拳术。我们在练基本功夫时,就在练柔功,拉筋拔骨,先是把肢体练柔了,筋拉长了。在练无极桩,混元桩时,把奇筋八脉打通了。任督脉通小周天就能运行。百会、劳宫、涌泉穴通,带脉通。大周天就能运行,全身气血畅通,百病不生,这是气功。练至心肾归丹,就能明白中医理论,真正阴阳平衡学说。心属火,肾属水,水火相克,自行调和。至于技击功夫能内外相合,神形合一,气往下沉,命门后撑,身备五弓,知己功夫也就基本练上身了。

很早以前,国家提倡:生命在于运动。后来提倡说:生命在于科学运动。近几年提倡:生命在于阴阳平衡,顺应天地自然规律。那怎么能做到身体内阴阳平衡呢?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健康、精力充沛,身体内必须是阴阳平衡,气血旺盛顺畅,所以百病不生。但当人体阴阳失衡,身体感觉就有这样,那样不舒服。开始没有多大的影响,生命迹象好似正常,但是经常有时感觉有些不舒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亚健康。长时间后身体就要出现状况了,需要中医调理。就是调理体内阴阳。中医调理除了中药外,还有足疗、按摩、艾灸、刮痧等。促使人体内阴阳逐步恢复平衡。除此之外也就是多运动。我认为传统的太极拳是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最好的拳术。真义决云:人身即天地,天地即太极,太极之内分先后天。因为太极拳内劲功夫可以后天补先天。怎么补?补什么?这就是养生学中的重中之重。我认为首先要有一脉相传明师传授太极拳内劲功夫,并能练到一定层次的内功。也就是说:练功者内劲功夫能练到体内肌隔膜能做功,松胸实腹,在气往下沉的时候,身体内五脏六腑能自行相互按摩。心肾归丹,实则是气沉到双肾,肾脏是人元气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是我们身体的根基。我们通过内劲练习,以后天之气补先天之气。补肾气就是补生命,呵护肾就是呵护生命,传统太极拳内劲能让双肾永远充满活力,只有肾气充足,人的精神才能永放光彩,健康长寿。

内劲从中医学武学上讲是属阴。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只有练功者身体感觉到,气沉丹田,是后天之气,能融入双肾,逐步补充先天之气。让生命之火更旺,更长。从道学的角度讲,传统太极拳是性命双修内功拳,是启动阴命系统工程的一把金钥匙。阴命是什么?阴命就是人体内奇经百脉,全身脉络系统。全身气血调和通畅就能百毒不侵,身体自然就好。但是阴命系统里,也有阴脉与阳脉之分。任脉为阴脉,是阴经之海,所有阴经的源头。督脉是阳脉,是阳经之海,是所有阳经的源头。中医学所说的肾功能,就是任督二脉的功能。通过任督二脉能自行调理阴阳平衡。道家修道修什么?就是打通大小周天,天人合一。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来补充先天之气。推动汞、铅达到养气、养神、养灵根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的养生。这与一般所说的健身养生有着本质区别。要想真正的养生,懂阴命系统工程。就必须系统的在名师言传身教的前提下,先修阳命,达到强身健骨,有一定内功后打通任督二脉和其它十二经脉,让全身脉络气血运行更畅,更顺,让身体回归童身,从而达到旺盛的生命力,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前辈云:七分练,三分养,能练能养是武道。七分养,三分练,能养能练是健骨养生之道

以上是我十年来跟随武氏太极拳第五代嫡系传人孙建国师父习练武氐太极拳功夫和养生的一些粗浅体会,有不当之处,敬请太极同道指正。

标签:练好 武氏 太极 太极拳 根本 
上一篇:练好太极拳三层次-王随运
下一篇:松与紧是练好赵堡太极拳的关键-张子英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