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太极拳的由来

时间:2013-3-15 15:00:10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3715  评论:0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太极拳起源于宋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他在皇帝召见途中受强盗阻拦,夜梦武当山神授以拳法,杀退百余贼人,创造了太极拳。另一说法认为张三丰为元末明初人,在武当山修道炼丹过程中,观察蛇雀之争,探索龟鹤长寿之秘,由此创编了太极拳。根据现代史实,明末清初太极拳已经在河南农村广泛流传,尤以温县陈家沟和赵堡镇为中心,代表人物是陈王廷和蒋发。武术史家唐豪先生根据陈氏家谱、拳谱以及陈王廷遗诗考证,判断陈王廷就是太极拳的创造者。而赵堡镇太极拳资料记述,蒋发22岁赴山西省学习太极拳,后回乡授徒传艺,从此使太极拳在河南发扬光大。

一、陈家太极拳沿革
  陈家太极拳是太极拳的根源,是各派太极拳的母体。
  关于陈家太极拳的起源,直到今天众说不一。现在已经明确的是河南温县陈姓一族自古以来就练太极拳,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拳法变化无穷,遂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后世所命名的。陈氏一族流传的太极拳,传到后世分为许多支派,为了便于与其他各派太极拳有所区别,所以称为“陈家太极拳”,有时也称为“陈氏”、“陈派”或“陈式”。
  陈氏一族本不是河南人,而是从山西移居到河南的。陈式第十八世陈绩甫在他著的《陈式太极拳入门总解》的序中说:陈式一族是在明洪武七年(1374)由山西洪同县大槐树村在族长陈卜率领下移居到河南温县常阳村的,后来,家族繁衍,遂把此地改名为“陈家沟”。  陈家沟也称为陈沟,移居后即以陈卜为第一代。
  移居到河南的陈姓一族,为了防匪自卫,全族很早就练武。进入清代以后,以武勇被任为山东省的保镖,子孙几代连任,亦即从第九代的陈王廷一直连任到第十七代的陈发科。
  在这期间,清道光末年(1850)兴起了太平天国起义,陈氏第十五代的陈仲莘在这当中立了大功,陈氏一族的年青人则团结一致固守村庄。这些事在《温县志》、《中州先哲传》、《怀庆府志》等地方志中都有记载。
  据《盾鼻随闻录》载,陈氏一族在道光时期连十七岁的陈姓少女都会使枪,可见陈家沟练武之风很盛。
  关于陈家沟何时开始练太极拳的问题,说法不一。有力的说法是陈家沟第九代陈王廷创始的,但据史料明确记载的是第十四代陈长兴(1771-1853)开始的。
  到陈长兴一代,同族陈有恒、陈有本二人发展了古传的老套路,创编了新套路,于是老套路就被称为“老架式”,新套路就被称为“新架式”。
  不久,从陈有本学了新架式的陈清萍,又创编了新套路,并以陈清萍迁居的地名而称这套路为“赵堡架式”。
  陈长兴传的“老架式”传给其子陈耕耘,陈耕耘传给其子陈延熙,陈延熙传给其子陈发科(1887-1957),并在北京公开教拳。
  陈有本传的“新架式”传给其侄陈仲莘(1809-1871),然后广泛传给本族子女。

二、陈卜创拳说

  陈氏第十六代陈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序中写到:“始祖陈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于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
  另外,陈氏第十八代陈绩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一书中说:在陈家沟西十华里处有一座叫清风岭的名山,多匪,常袭击掠夺村庄,管家苦于无法逮捕。早就精通太极拳的陈卜愤然而起,从村中招募数百人,亲率他们攻入贼窟,贼遂被平。从此之后,来学拳者日多,在村中设“武学社”,从而太极拳得到了广泛开展。
  对陈卜创太极拳说,考证家们持否定态度的居多。但考证家张唯中在《武坛》发表的《重振国术武艺,发扬中华文化》一文中,引用了河北省高阳县人传授长拳的李从吉先生的谈话。李说:“我虽原籍河北省,但远祖与陈氏一族一样原来都是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村的居民。据先祖们说,那个地方每到旧历正月在庙前举行武术大会,颇为盛大。另外,把祖传长拳的技法和姿势,与陈家沟十三势长拳和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的三十二势的图解等一一对照起来看,连名称都大多相同。因此,可以认为所有这些都是宋太祖长拳流传下来的。”
  另外,唐豪、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中也指出:在1936年山西洪同县出版的《忠义拳图稿本》(樊一魁编)的这本书中,技法和名陈都与陈家沟传下来的拳书相同。

三、王宗岳传给陈家说

  清乾隆年(1736-1795)前后,山西省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名叫王宗岳。此人从黄帝和老子的书到兵书,样样皆通,还会巧妙地使枪和刀,他还写了一篇被太极拳研究家视为珍宝的《太极拳谱》。
  据记载,王宗岳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曾到过河南洛阳,并在乾隆六十年在河南开封居住过,以教书为业。王宗岳住过的洛阳和开封两地之间流着一道黄河,但和陈家沟一样都属于河南省,相距极近。
  王宗岳写的《春秋刀残谱》和陈家沟传下来的《陈沟春秋刀谱》相同。另外,王宗岳写的《太极拳谱》中的“打手歌”和陈家沟传下来的“打手歌”一节也相同。这两件事更加有力地证明王宗岳确与陈家沟有过交往。
  但从另一方面看,酷爱武术的王宗岳听说陈家沟盛行练拳,也可能去陈家沟学拳,或者陈家沟原有的拳法经王宗岳加工而变得更加精巧。这些情况也是可能的。
  对这个问题,中国唐豪认为是“陈家沟传给王宗岳”的,而徐哲东则认为是“王宗岳传给陈家沟”的,两人的说法正好相反。
  推测王宗岳住在洛阳可能访问陈家沟,是乾隆五十五年前后的事情。而根据记有陈家沟历代先人的《陈氏家乘》和《陈氏家谱》,陈家沟在当时却早已经在传授拳法和武术,这是有录可查的。

四、陈王廷创始说

  唐豪关于陈家太极拳的起源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陈家太极拳是陈家沟九世陈王廷研究了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收录的拳法三十二势图解以后,又吸收了道家的《黄庭经》一书中的呼吸法而创编的。
  这个说法的根据如下。
  第一个根据是:传到陈家沟的拳法(包括太极拳),与戚继光《拳经》中的拳法图、名称和歌诀大多完全相同。
  如果说是陈卜创始了太极拳,那么陈卜是早于戚继光百数十年的人,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当然应该有所记载。
  《拳经》是从当时中国著名的十六家拳法中选出优秀的拳技而编写成的,此书并非只登载一个门派的拳法。因此,陈家拳法与《拳经》相同,证明陈家是从《拳经》吸取的。
  第二个根据是:陈王廷在陈家沟还留有一首长短诗,诗中还提到了造拳的事。“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寇,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另外,《陈氏家谱》记载:“九世陈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扫荡群寇千余人,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这段记载,与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序中所说的却正好相反(参见上文“陈卜创拳说”)。

五、陈家沟的武术

  唐豪关于陈家太极拳的起源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陈家太极拳是陈家沟九世陈王廷研究了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收录的拳法三十二
  传到陈家沟的武术的种类,从《陈氏拳械谱》中可以看出。
  《陈氏拳械谱》至今已发现了四种,分别为“两仪堂本”、“文修堂本”、“三省堂本”和陈子明汇编本“。其中,“三省堂本”被唐豪收在他著的《戚继光拳经》一书中发表了,其余三种被徐哲东收在他著的《太极拳考信录》中。

  根据《陈氏拳械谱》所载,陈家沟有下列武术。
  一、拳法
  1. 头套拳(十三势)
  2. 二套拳
  3. 三套拳(大四套拳)
  4. 四套拳(红拳·太祖下南唐)
  5. 五套拳
  6. 长拳(一百单八势)
  7. 炮捶(二套炮捶、十五炮走拳)
  8. 短打
  9. 散手
  10.挤手(练法、成法)
  11.略手
  12.摅手
  13.三十六滚跃
  14.金刚十八拿法

  二、器械类
  1. 单刀
  2. 双刀
  3. 双剑
  4. 双锏
  5. 八枪
  6. 八枪对刺法
  7. 十三枪
  8. 桓侯张翼德四枪
  9. 二十四枪
  10.二十四枪练法
  11.盘罗棒
  12.春秋刀
  13.盘罗棒练法
  14.旋风棍
  15.大战朴镰

  上述这些众多的拳法和器械练法,未必是在一个时期内都同时练的,而是根据时代和练者不同而稍有出入。这从《陈氏拳械谱》各个版本内容有差异可以看出来。
  拳法到十四世陈长兴时期(清乾隆年间)已经几乎失传,只有十三势的头套和炮捶这两种拳还有人练。
  这个头套拳和炮捶都流传到了现在,并被后世命名为太极拳,还产生了许多种类,即同样是这个头套拳,但现在人们练的多少各有不同。
  关于器械练法,都是在什么时期进行的,也不清楚。但从史料看,用枪法的时候多。

六、陈家太极拳的发展

  清乾隆年间(1736-1795),陈长兴传的太极拳不久被同族人陈有本把老式拳难度大的复杂的技术加以简化和改造而创编了一个新式拳,并把老式的称为“老架式”,把陈有本改编的称为“新架式”,以示区别。
  另外,陈清萍(1795-1868)从陈有本学了“新架式”,以后他并未改变拳技原则,只是又创编了一套每个技法都加“圈”的新式拳。这套拳动作紧凑,所以称为“小架式”;又因是从陈有本的“新架式”产生出来的,所以有时也称为“新架式”,从而往往和陈有本的“新架式”混同。
  陈清萍婚后从陈家沟迁至附近的赵堡镇住,并教拳,所以他改编的“小架式”也被称为“赵堡架”,传给了王屹当等人。
  因此,陈家太极拳流传下来的有三种套路,既“老架式”“新架式”和“赵堡架”(小架式)。
  武术界一般都认为这三种套路各成一派,各传各的。实际上,据生在河南并自幼从陈家十六世陈延熙学过拳的杜毓泽先生说,这三种套路并非个个独成一派,而是陈家沟教拳时“先学老架式,后学新架式“,或者“先学老架式,后学赵堡架”这样分阶段练的。
  徐纪认为:“老架式以身领手的拳势多,而新架式以手领身的拳势多”。这也就是说,老架式以身动运劲到手为主,把重点放在练功上;而新架式缩小身体动作,以迅速发劲为主,把重点放在实战用法上。练武有个原则,就是开始时动作架式要大,要开展,力求正确,以后则要逐渐缩小,变成小架。上述三种太极拳套路就是根据这个原则编创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三者实际上是完全相同的。
  另外,陈家现在尚传有一路“炮捶”。此拳柔少刚多,本来是不当作太极拳的,它也不是太极拳。但最近被人们称为陈家太极拳的“第二路拳”,这就和原来的陈家沟的二套拳容易混同了。


标签:太极 太极拳 由来 
上一篇: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
下一篇:亲身体验太极拳实战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