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名家

一招制敌的功夫迷周希华[图文]

时间:2014-8-3 11:45:15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95  评论:0

周希华,原籍山东安丘市。一九八四年入伍,同年七月至翌年六月在昆明军区第一侦察大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侦察防御作战。回内地后在潍坊某部服役。一九九九年,转业在昌乐县尧沟镇武装部工作。现任昌乐县宝成街道武装部副部长。(博主加)

从在部队服役开始,他就坚持健身,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他每周快速奔跑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三米多高的墙一跃而上;他每日健身两三个小时,哑铃、握力棒、俯卧撑等一一练过,大汗淋漓时只觉得“舒服无比”;他总结“一招制敌”200余式,但是未成年人及人品不好者一概点滴不教;他是当地出了名的武痴,痴迷到让家人既欣赏又气愤;他说自己当不得官、发不得财,但谈起功夫来,46岁的他却滔滔不绝,表情犹如顽皮的稚童……

让我们去昌乐,认识一下这个痴迷在功夫世界里的功夫迷。

三米高墙一跃而上

周希华一米八多的大个子,身材魁梧,但言谈举止文质彬彬。他的老家是安丘市,1983年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便入伍成了一名军人。1984年,他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任侦察兵。参加战斗前,他系统地接触了侦察兵的游泳、格斗、攀登、射击、战术、地形学等技能训练;在战场上,他经常要背负由6颗手榴弹、20枚地雷及大量生活用品组成的总共30公斤重的物品,往往潜伏三四天侦察敌情、抓获俘虏,身手矫健的他表现非常出色。

1985年夏天,周希华从战场上载誉归来,并在驻潍某部服役;1999年,转业到昌乐县宝城街道武装部;2003年,响应号召参加轮岗,到地方武术学校、自由搏击俱乐部等处任职,教授女子防身术。但没过多久,因为发现自己所教授的“一招制敌”杀伤力太强,为避免引起太多的人尚武好斗,他又很快辞职,回到了原来岗位上。如今,周希华身兼三职―――在武装部上班,参与地方城管工作,还在一个村里挂职任党支部书记。但无论每天事务多忙,他都要按照计划进行功夫训练,二十余年来从未间断过。

2002年的一天,昌乐县宝城街道张家埠头市场要拆迁一堵三米多高的的墙体,但是墙体中间上方搭着一根电线,必须把电线举起来才能使用大型机械把墙推倒。为此,旁边参加拆迁的工作人员分头去寻找梯子,以便上到房顶把电线拿开。但是,就在旁人刚离开现场时,一直没有在日常工作中露过功夫的周希华,经过短距离的助跑后一脚蹬在墙上,顺势向上一跃,双手一下子就搭上了墙体的顶端,然后用其鹰爪一般刚强有力的手指勾住墙体,双手一用力,身体竟然“嗖”得一下轻盈地落到了院墙之上。

这一串动作十分连贯又快捷,前后只有两三秒钟。

旁边的人目瞪口呆,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院墙上的周希华,表情中透露出了无限的崇拜。

周希华说,之所以当时露了自己的功夫,只是因为内心有点按捺不住了。此前,周希华经常在单位大院车库旁练功,车库的院墙高3.4米,周希华经常一个助跑、双手一攀,人就能“飞”到车库上面,一米八的大个子身轻如燕。而当时拆迁现场的院墙,大概只有3.1米高,周希华凭目测觉得很容易上去,按捺不住的他轻身一“飞”,果然轻松地上了墙顶。

周希华的奇处可不止这点儿。他力大无比,能把110公斤重的人一下子抗在肩上;二十多年来,周希华每天练功两三个小时,主要锻炼胆量、技巧、敏捷、爆发力、耐力五个方面,这也是他总结出的搏击要领,具体到每个动作,则要求有突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本着这些原则,加上自己在部队里实际学习和交流得来的经验,他总结出了一套“一招制敌”法共200多个招式,而且对大部分招数都研究出了破解法。

周希华说,自己的“一招制敌”不同于寻常电视中看到的武术、拳击比赛,因为这些比赛是禁止袭击下身、喉咙和反关节击打的,但他所掌握的200多个“一招制敌”方法及破解法,都是要求各个方式在一招内制住对方,其中下身、喉咙和反关节击打等都在袭击部位之列。同时,在他的“一招制敌”中,肩膀、头、肘、手指等人身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能作为武器使用。


标签:一招 一招制敌 制敌 功夫 图文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