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

论中国武术功能的异化-朱大梅 吴晓冬

时间:2014-3-30 11:37:15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62  评论:0
  摘要:文章论述了传统武术从原始人类生存需要的产生,到用于战争的军事武术,到用于民间的表演、竞赛、健身武术的演进历程,这个演进历程就是传统武术技击性的异化过程。文章认为:传统武术技击性的异化成现在的健身性、娱乐性、竞赛性武术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是传统武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所作的导向性结果。 
  1 前言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它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国人称之为‘国宝’、‘国粹’,且称之为‘国之武魂’,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健康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而且成为当今人们健身、防身、修身养性、自娱自乐等多功能的良好手段。但是它的这些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居于不同的地位。比如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突出功能是它的技击性;而在当今社会,健身娱乐则成为武术的重要功能。这就说明了武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所具有的这些功能会随着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武术本身具有的潜在的功能异化。现今,武术家们正在为传统武术技击性的丢失而奔走呐喊,他们认为传统武术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就要像我国的大熊猫一样濒临灭绝了,而濒临灭绝的理由是因为技击性逐渐从传统武术中消退了。技击性从传统武术中逐渐消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它,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种文化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需要选择的结果。这正体现了武术所具有的导向功能在发生变化。本文就从传统武术技击性的异化来分析传统武术导向功能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2 武术功能概述 
  运动在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对社会产生影响和作用的总和,它的不断被认识被揭示和继续向深度开拓,必将促进武术的发展和进步。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其功能也表现出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武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各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产生着不同的、多方面的功用和效果。总括起来有以下四种。 
  2.1 壮内强外的健身功能 
  武术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涵摄了我国传统医学、养生学、仿生学的诸多精华,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之一。作为健身项目,武术有异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根本点在于:武术注重“内外兼修”、“神形共养”的“修炼观”,强调意识与肢体动作的高度统一,即“心身合一”。所谓“内外兼修”的“内”系指人体内的脏器与人的心性、精神与意识。“外”系指人的体形体态。内外兼修就是在健身的实践中,重视精神意识、脏腑器官和体形体态的同步修炼,不偏废一方。所谓“神形共养”就是不仅注重形体的练养,还注意精神的调摄,强调意识对形体的主使作用,以达到形体健康、精力旺盛、身体与心理平衡发展。通过这种“内外兼修、神形共养”的锻炼方法,一方面能使作为生命载体的身体状态得到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能在精神的感受中获得全新的内在体验。其他健身运动均是以肢体活动作为最先发动,尔后在活动中和活动后获得形体的锻炼和心理的欢悦。武术健身则是以意识的调摄为先导,最早从心性、意、气开始,首先获得心理的调节,自“内”向“外”地推延发动,然后使形体得以充分运动,以此达到身心“中和”的炼养。武术健身最终不仅仅是获得一种锻炼与欢悦,而且是能获得生命的内在自由与生机,使之日臻完善和完整,以至益寿延年,高度表现了人体生命与运动的同构形式。 
  2.2 修心养性的陶冶功能 
  武术的陶冶功能主要是指武术道德的完善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文化,对实用技术的探求,往往也从属或落脚于伦理道德这个基本点上。武术也就自然成为加强道德修养的载体工具,使之在客观上又具备了修心养性的陶冶功能,成为习武者追求个体自觉、精神实现和人格价值的重要手段。武术的陶冶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人融入社会、实现道德的净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几个方面。 
  2.3 演打的审美功能 
  武术的运动形式有两种:一是套路的演练,二是徒手或持械的对抗。正是这两者相得益彰的结合,才充分反映出中国传统美学中“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独具魅力的审美特点,也才使得人们在审美的情趣中得以欢娱,得以陶冶,得以净化。 
  武术的套路与对抗,就其内涵而言已不完全相容,但因传统的武术观和传统美学的“中和”原则与艺术特征在其间起着“糅合”作用,使人们对套路和对抗产生了别有情趣的“演打”相济的审美感受。在演练套路时能感觉到“打”的氛围,在对抗时能体味到“演”的韵味。武术的审美功能具体体现在悦目、悦心、悦志三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亦可将其理解为审美形态中的三个层面,它们在递进中发挥着各自的功用。 
  2.4 攻防兼备的防身功能 
  “防身”在武术产生之初即是其最根本的目的。我们的原始先民在当时“鸷鸟攫老幼、猛兽食颛民”的恶劣的生活环境中,靠着顽强的生存意识及助于拳脚的简单工具,猎取食物和保护自身的安全,以争得生存的权利,此可谓武术发展的最初动因。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已意识到对格斗经验进行总结的必要性,以提高自身搏杀防卫的能力,继而整理、汇总、提炼出简捷实用的方法,并实施必要的训练。这应该说是武术格斗技能系统的最初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搏击运用范围的一再扩大,武术的格斗技能辅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武术格斗技艺一直是作为征战杀戮的最主要手段。由于年代的久远和人们实战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传袭、人们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这种技艺愈加丰富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攻防有序的、反映东方人睿智的武术格斗技术体系。 
  如果说,我们的原始先民利用简单实用的格斗方法保护自己只是出于一种潜在的防卫意识的话,那么发展至今,由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为了在纷繁的尚不能坦言安定的生活环境中生活,具有有效的自我保护能力则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与此同时,武术格斗术的用途特质也发生了变化,一种是作为冷兵器时代体现主要战斗能力的军事格斗术更加专业化,专向化;另一种是以保护自我为主的防身术应运发展起来。虽然两者在技能上具有共通之处或有某些内在的联系,但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来说,后一种应该说是主要以“制服”却非“制死”对方为目的的“小巧功夫”。而且,后者更具有日常生活化的特点。这是因为这种防身自卫不同于军事上两军对垒的开仗厮杀,它多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紧急情况下,遭受突如其来的侵害时采取应急处置所运用的防护措施,或者出于维护公道、主持正义时的见义勇为和惩恶扬善所施行的除暴手段。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是时有发生的。基于这一原因,人们就会产生掌握一定的搏斗和自卫能力的需求,武术中攻防兼备的功能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因此它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和普遍意义。
  3 武术功能的异化 
  3.1 从生存需要技术向军事战阵搏杀技术异化 
  手搏技能的产生与史前人类的徒手搏兽的生产技能有关。远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类为生存,除简单制造和使用工具外,还必须依靠自身的徒手技能与大自然作斗争。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生产劳动和自卫的需要使这种技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就是在这种严酷的生产斗争中,武术的技击性开始了萌芽。而这种技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拳脚肢体的运用;二是使用器械。”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在与禽兽的斗争中,必然逐渐形成奔跑、跳跃、闪躲、滚翻、拳打、脚踢等技能。而器械的运用,更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能战胜禽兽的特殊手段。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原始技击术是产生并用于生产劳动的。然而,随着物质产品的剩余,阶级开始出现,原始人群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领地及领导地位而发生争斗,男性为争夺女性或女性为挑选男性而产生了性选择的争斗,促使了战争的产生。而战争的产生,又使得以前用于生产劳动的技击术转用于战争,以前用于生产的工具,比如石刀、石斧等。现在却用于搏杀,变成了武器。从此,简单的生产技能和劳动工具逐渐转化为军事技能而独立成人与人徒手或器械的攻防格斗形式。 
  3.2 从军事战阵搏杀技击向技击多样化的民间武艺发展 
  自从生产技能转化为军事技能并形成战争特有的攻防格斗形式之后,他们便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伴侣,然而这种用于战争的军事武艺技击性,是简单的,毫无丰富性可言,因为战争是大规模的,集体的战争,不同于个人之间的私斗,它重视战斗集体的编制与作战的阵法,这就要求战士们严格保持阵形的整齐,行动的集体性与一致性,即每前进几步,刺几下,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都有严格的规定。正如《孙子·军事》里言:“夫鼓金旌旗者,所以一(统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能独进,怯者不能独退,此用众之法也。这就主要是强调行动的高度一致,形成牢固的集体,个人只是集体的从属,以达到“勇者不能独进,怯者不能独退”之目的。每个战士,都在一定的位置上行动,因此,这种集体作战方式,虽然也有多种长短兵器的配合,如弓、戈、戟、矛等,但对技击的要求,只能是简单实用,以高度统一战士的动作,发挥杀伤力。与军事武艺并行发展的是活动在民间的武艺,而这时的民间武艺向着多样化发展,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武术具有了表演性、娱乐性与竞赛性。“练武的目的不仅是战场上的运用,也是为了赛场上的竞争。较武的刺杀搏击,不再是战场的敌我搏杀,而是赛场上的表演与争雄。”最为典型的应算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斗剑之风一任侠之风”。在这一时期,有著名的侠士如鲁国曹沫、吴国的专诸、晋国人预让、卫国人荆轲等,这些侠士的武艺精湛,使民间武术在技术上更为多样化并更趋成熟。随后武术套路开始出现,鸿门宴上的项庄舞剑比较典型,尽管它是以武舞的形式出现,但出现了追扑、进击、打斗等有强烈攻防含义的动作。 
  3.3 从实战搏杀技术演变成近现代的竞技武术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武术都是以它的独特个性——技击性,存在于历史当中。尽管这种技击性已有不同的发展,它不仅体现于军阵搏杀,还体现在武术套路的表演以及武术的竞赛中,但技击性始终都处于主角地位。自从西洋火器的出现,技击性的发展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在西洋火器面前,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已不能很好地体现它的优越性了。那么这时,传统武术要发展,要生存,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个性”了。从以前赤裸裸的搏杀,转向现在具有体育化的竞技武术了。至此,传统武术改变了自己的发展轨迹,选择了一条隐形发展的道路,这也是它不得不面临的选择,可是没办法,尽管选择是痛苦的,但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委曲求全。传统武术的体育化出现,竞技武术便是这样的早产儿,它的一出现,就体现了它的发育不全,看到竞技武术的畸形怪状,这便让一些武术家们痛心疾首,他们大呼传统武术已经丢失,掀起了一场拯救传统武术的运动。其实传统武术并没有丢失,它只不过变幻了一种发展方式而已,穿上了体育这件“外衣”,利用体育的一些技术规则,战术思想来改造武术。至此,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武术,“发现了现代武术的体育化质变规律。在武术的体育异化中,武术的攻击发生了质变,即由‘搏杀格斗’裂变为‘表现攻防格斗方法’和‘运用攻防格斗方法’传统武术的技击性便以一种更为和平的方式体现在竞技运动当中,从而形成了今天的竞技武术。 
  3.4 从实战搏杀技术逐渐演变成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技术 
  传统武术发展到今天,已如一个气息奄奄的老者,面临着生命的威胁。程大力先生曾列举了传统武术遭遇危机的三个原因:首先,作为本质是一种搏杀术的传统武术已没有实践的舞台;其次,造成传统武术,某些重要特征的封闭社会基础正被摧毁;再次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竹然而,传统武术毕竟现在还继续存在,这就说明了它还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为了满足人类和社会的需要而创造的,尽管现在传统武术的技击性不再是人类的主要需求,但是它的健身性,娱乐性,却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趋势。“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的‘拳术自觉运动’以后,中国武术主要转变为一种良好的身心修炼的手段,它所提倡的‘止戈为武’的精神,就是希望通过武术锻炼,而达到个人与外界的融合与协调,对抗不再是武术的终极目的”太极拳歌“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传统武术的健身性功能逐渐成为了时代的需要,传统武术是以儒、墨、道、法、兵、中医等多家理论为基础,因此它的理论基础是丰厚的。它除了技击性之外,还有修身养性也是它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当今时代对健身,强身的要求,它是能满足的,因此它还有它存在的价值。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对武术演变的动态考察,可以得知传统武术技击的消退是有其时代意义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其实,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并没有消退,而是以一种隐性的,变异的方式发展着,传统武术从最初的生存技能需要,发展到军事搏杀的需要,到后来的健身,娱乐,竞技的需要,这就是传统武术文化的变异过程,变异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任何事物在主观因素的制约下,都是有可能发生变异的,传统武术技击性最终朝着健身性、娱乐性方向变异,这正体现了传统武术本身所具有的导向性功能。所以本文认为,我们对传统武术技击性变异,也不必大惊小怪,这是传统武术的导向性功能所使然。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洪浩,杜纪锋.论武术本值的层次性[J].广州体育学院,2006. 
  [3]王永生,赵岷.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文化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4. 
  [4]李朝旭.对中国武术未来走向的再思考[J].体育学刊,2003. 
  [5]慷戈武.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中国今日出版社,1990. 
  [6]郑勤等.神奇的武术[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7]田桂菊.从武术的本质特征论中国武术的发展走向[J].成都体院学报,1999. 
  [8]任海.中国古代武术[M].商务印书馆,1996. 
  [9]赵双进.遵循武术固有特性去发展[J].中华武术,1992. 
  [10]惕剑东.中国武术百年历史回顾[J].体育文史,1999.

标签:中国 武术 功能 异化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