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

竞技性武术在电视映像中的新形态:央视《武林大会》的视觉设计评估-路云亭

时间:2014-6-19 10:36:00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65  评论:0
摘要:2007年3月6日央视五套推出《武林大会》栏目,旨在继续制造中国功夫的全方位传播效应,节目最初取得了部分观众的认可,并引起境外电视传媒机构的关注。但是,《武林大会》的文化传承价值要大于其商业开发价值,其对武术的传播亦仅留滞于探索性诠释阶段。从《武林大会》文化性阐释的内情可以反证,《武林大会》的审美预设需要虽然说已经无限地接近武术的本体,而其价值取向仍与传播学领域的中国武术有距离,《武林大会》中的诸多设计元素背离了中华武术的原始生命形态。武术仍和中国本土文化密不可分,武术和现代体育的一直处于一种两相抵触和难以兼容的状态。《武林大会》企图恢复武术的真打实摔的格斗景况,却颠覆了武术在戏曲、小说和武侠影视剧中的完美形象,促使武术的舞蹈性以及其所具备的动作的高度和谐的美感的部分流失。《武林大会》试图将武术作出现代文化性和商业性的双重诠释,却驱使中华武术走向新型的电视武术的文化新境地,这种新形式显然与古典武术形态产生了差异。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01—05

2007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大型武术赛事《武林大会》在央视五套倾力推出,《武林大会》旨在弘扬国粹,壮大武学,继续制造中国功夫的全方位传播效应。《武林大会》联播余年,赢得了相当大范围内观众的认同,获取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也得到了部分武术学者的认可,但是,中华武术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类电视节目仅对武术作出了体育学和传播学意义上的诠释,而武术的根本仍滞留于非体育的文化层面,因此,任何一种以提炼、升华、再现等名义解析武术与国学的生命连接方式的传播诠释都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由于武术本身所包含的自然生命学的强固作用,武术朝现代体育转型的道路仍很艰难,包括央视《武林大会》在内的电视体育类节目对武术的商业性诠释仅仅催生出一种新型的电视武术,其本体已然游离了古典武术的进化脉径。

1  《武林大会》的审美预设难以冲决完全市场法则

客观评判,《武林大会》可谓中国武术传播的一个里程碑,其积极的价值无可否认。

首先,它通过央视强大的传播效应再度扩大了武术的影响力,如2008年2月20日,《武林大会》同韩国主流媒体YTN电视台签约,2008年4月份已同韩国观众见面,欧美的电视台也曾与央视洽谈过《武林大会》的版权问题,这表明《武林大会》向国际化运作方向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其次,《武林大会》又一次引发大众和专家对武术本质的思考,如包括众多体育院校的武术学专家在内的多方人士都参与了对《武林大会》的探讨,其中涉及到武术生发学和传播学意义的诸多问题,央视推出的《武林大会》深化了武术界对武术本体的理解。

再次,《武林大会》放弃了由国家体委组织编写的所谓的改良版的武术学教材的基本体例,而彰显出武术的民间本位思想,努力体现“还原真实武林,传承功夫精髓”的宗旨,开掘出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精神,这种尝试至少在回归武术的本体性发展轨道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武林大会》不仅将中国武术早已蜚声于世的太极、形意、八卦、螳螂、少林等五大流派的格斗风格逐一展示给观众,还先后展演出一批较小的拳种,如杨氏教门拳、心意六合拳、开门八极拳、蔡李佛拳、通臂拳、红拳、梅花桩拳、太乙五行拳等拳种,同时,《武林大会》对大拳种也作出了细划分,如少林体系中推出了南少林五祖拳、太极体系推出陈氏太极拳,这种处理在突出少林拳和太极拳共性的同时,展示了大拳种体系下派生拳种的深入性、精微性和独特性。而针对小拳种以及大拳种派生出的子拳种的电视直播是电视直播史上的首创。

第五,《武林大会》突破了河南卫视在2004年推出的《武林风》以及广东卫视2007年推出的《中国功夫电视擂台赛》的武打格斗规制,不再模仿西方国家格斗节目的传播模式,对竞赛规则做出了大幅度的调整,实行“无拳套、无级别、无演绎”的赛事规则,突出中国古典竞斗的独特魅力,因此,总体而论,《武林大会》是建国之后的第一次摘除拳套并突出真打实摔宗旨的武术赛事,而且其格斗规则的独特性更为突出,也更具有民族特色,《武林大会》较为接近中国武术的原始风貌。为此,武术学者甚至使用了“奇峰突起”和“横空出世”等认可性语汇。[1]

央视隆重推出《武林大会》这个武术竞技的品牌,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精心的策划,权衡了武术界、传媒界、商业界和国学界等多方的利益,融合了各方的学理规限和价值观,克服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形成了一定的电视品牌效应:

首先,《武林大会》尊重传统,在其开设初期,规定不同拳种之间不展开竞技,这就避免了中国武术中业已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门户之见的矛盾。

其次,运动员登场前后,皆有按照导演要求摆出的各种门派的标志性动作,俗称报家门、亮门户,这种招式的呈现增强了武术的标志性、招牌性和观赏性,并有效地挖掘出武术的仪式学内涵。

其三,运动员穿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给人以英雄登台、武士亮相的视觉感受,具有古典风范;

其四,设立擂台赛,按照规则,选手下擂则倒扣三分,旨在模仿古代擂台赛的格局;

其五,增加了见招拆招的解密类节目,吸引了一部分初学者的眼球。

中国武术曾经存活于一个庞大的文化生态体内,其本体和中国传统的儒、释、道诸家学说以及民间的信仰体系密不可分,有的门派还和江湖秘密宗教有关系。

近代以来,西方体育学强势进入中国后,体育学大肆普及并进而成为主导性学科,中国人开始按照西方人的标准重新规划自己的体育学。由于武术的动作感、肉身性和人体动态特性,新建立的体育学科便将武术划归其内。但是,百余年来武术发展的历史证明,武术在脱离了传统文化的根脉而归于体育学科后出现了许多至今无法解决的难题,如武术已然失去了原有文化生态的兼容性,武术原有的象形学、仿生学、宗教学、仪式学内涵以及师承制度等优良而完整的文化传统几乎完全中断,中国武术的仪式性、神秘性和宗教信仰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以至于武术无法真正摆脱西方体育学的羁绊而获得独立发展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体委本着对民间体育的整理、发掘和保护的愿望开始投人人力、物力、财力编撰武术教材、整理武术套路和武术理论,取得了不小的业绩,但是,以套路整理和编写为主体的武术教科书系列在确定武术本位的时候,迎合西方体育的原则,使得武术丧失了其本体的独创性、生命力和学理价值。

从现阶段武术发展的情况来看,国家体委当时的做法已经显示出时代的局限性,这种照搬西方体育学理论而整理、吸纳、探究和改造传统武术的做法,已经体现出对武术简单化、概念化、非民族化以及非个性化的仟意割裂倾向。如长拳,几乎是依照单个动作的出现概率,将以北派拳术为主体的拳术类的动作体系做出广大幅度、大范围、隔离式和随机性的挑选,并根据所谓的简单易学、美观大方、惊险好看等诸多原则重新设计编排,而忽略掉了拳术原创者的个性、身形、习惯动作以及原创武术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等因素。再如太极拳,国家体委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并辅以武当、陈氏、吴式、孙式、和式等其他各流派的太极拳的动作,整理创编成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势、四十八势、八十八势等套路,并向全社会推广。但是,国家体委的简化太极拳系列显然已经难以保留武当、陈氏、吴式、孙式、和式等其他各流派太极拳的独特个性,其所体现的只能是一种简单的动作序列,而丧失了太极名家所创拳术中的生命活性,也同时失去了原始太极拳中寄寓深远、内涵深刻、编创精妙等特质,太极拳几乎变成了妇孺皆宜的慢性体操,原始太极拳深邃的精神寄托、精美的武打设计、充满个性魅力的精彩招式均受到大幅度的削减。

应当说,国家体委在编写的系列教科书中对武术的误导、误解和误改现象,逐渐将武术朝体操的方向上引导,催生出一种所谓的中国式自由体操式的武术新品种,这种做法已经伤害到了武术的本体,有武术学家认为:“在武术进人现代体育运动场后,尤其是在提出竞技武术力争进人奧运会的口号后,人们对弘扬传统武术和保持新编武术的传统特色,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一些人担心,很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武术拳种和武功,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还担心新编武术项目失去传统特色后将会沦为武舞,或者演变成中国式的自由体操,或者异化为自由搏击。”[2]这里涉及到教科书的本质问题,教科书的本质具有两重性,其一,教科书是常识的载体,编撰教科书的宗旨在于收集、规整并传播常识,教科书所产生的价值是传输一种基础的知识。其二,教科书较高级的价值还在于教化和规训,中国历史上的教科书都体现出国家意志和权威立场,国家借教科书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

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独具信仰理念和创编理论的体大精深的文化形态,其中每个流派都是个人化的身体和灵魂体验的文化结晶体,具有很高的原创性、独立性、再生性和复合性文化元素,但是,由于国家体委以西方体育理念为参照系所编撰的武术排除掉了大量的原始信息,武术便在和源于西方现代体育学的联姻过程中丢失了其赖以存在的诸多机能活性和再生机制,武术由此而丧失了其勃郁的生命力,建国以后,除却香港为数寥寥的几位武术学大师如李小龙、袁和平、成龙、洪金宝、元彪外,中国大陆的武术家更多地呈现出一种雷同化、非个性化以及因袭西方体育理念的全盘西化的格局,具有原创性的武术大师已然绝迹,这种教训应当总结,而此类事件也更应尽早终结。

2  《武林大会》模糊掉了武术与非武术的内涵

恰是出于对国家体委(体总)肆意改窜原始武术本体的校正性目的,央视《武林大会》企图拯救这种文化品类,并以商业再造的方式,恢复传统武术的固有性质。但是,就开播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武林大会》并未达到其原初的预设目标:

首先,即便如《武林大会》提倡的真打实摔的宗旨就未能得到一以贯之的体现。《武林大会》开办初期,确实贯彻过真打实摔的理想,但是,真打实摔同样有副作用,如真实的打斗带来了运动员动作僵硬、有失美观等问题,参赛者的跌摔翻滚动作远不及影视作品中的武打效果明显。由于竞技场地狭小,部分场次中参赛运动员的技击动作有现场性中断现象。一位观众认为:“看了几场《武林大会》的比赛以后,我的观感主要可以概括成一句话:看到时‘眼前一亮’,看一会以后‘心里一沉’。眼前一亮是因为,传统武术对抗比赛,是我梦想了多年而又从未得见的盛事。心里一沉的原因是,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比赛,并想欣赏到传统武术的精彩表现时,比赛的情况却让我感到失望:两位选手身着传统武术服装,在台上你推我攘,并伴以混乱无力的腿法和拳法。看了多场比赛,感觉基本如此。”[3]

其次,真打实摔的副作用还在于它经常给参赛者带来意想不到的伤病,由于《武林大会》参赛者均非职业运动员,加之比赛取消了体重级别,选手对自我的身体保护意识不足,因此,出于保护选手身体健康的观念,《武林大会》最终做出了限制真打实摔的规定。

再次,既然真打实摔极易滑入动作变形、流于笨拙的境况,于是,主办方在追逐高收视率和保证参赛者安全的前提下,微调了竞技规则,努力地化丑陋打架为美丽格斗,将笨拙打斗匡限于在灵敏打斗的范畴。赛事主办方主动要求选手在实战为先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加入假打元素,但要做到假戏真唱,虽虚设动作,但要形似真打。其具体做法则是要求参赛双方追求类似武侠类影视节目中的打斗效果,当一方进攻得手后,要求对手予以配合,以飞摔、静跌、倒僵尸等略显夸张的佯败动作赢得观众喝彩,而得手者则吸纳了京剧武生的舞台亮相动作,在擂台上亮相,静候电视特写镜头的到来,借以美化电视画面,维持收视率。于是,《武林大会》从真打实摔的承诺中悄悄退隐,重新拾起假打假摔的套路表演法。当然,就传播学和表演学而言,虚构和真实在现代媒体乃至社会生活中早已含混不清,难以分辨。“打破真实和虚构的界限在西方影视中早已屡见不鲜,”[4]令人遗憾的是,《武林大会》的假打假摔远不及京剧武打和武打影视剧中的打斗效果,当假打假摔现象被观众看穿后,《武林大会》也开始还失去了部分观众的信任。同时,武术专家也对《武林大会》的真打实摔的宗旨提出了质疑。曾于久则认为,《武林大会》节目形式很好,对推广中华武术非常有利。但若说“还原真实武林”,却有偷换概念之嫌,所谓的“真打实摔”是经不起实战检验的。[5]

仅从格斗的真实性而言,国内的另外三家电视台推出的武术类节目皆优于央视的《武林大会》。如2004年1月3日在河南电视台卫星开播的《武林风》,就是一种按照国际格斗模式而开展的类似西方自由搏击的散手比赛。《武林风》以“传播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武术”为宗旨,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的理念而经营,充分利用位于本省的少林寺的武术品牌影响力,开掘地域性资源优势,栏目板块内容以搏击竞技为主线,融入一定的时尚与娱乐因素,其收视率已跃居河南卫视第一位,并成为我国武术类电视节目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元素结全得较好的范例。《武林风》的亮点在于旗帜鲜明地弘扬爱国主义的主题,栏目先后组织了中泰、中美、中欧、中日等对抗赛,使得武术在润物细无声的展示过程中获得了具有现代性理念的传播效力。广东卫视也在2007年4月3日开设了《中国功夫电视擂台赛》,节目集竞赛性和娱乐性特点于一体。根据竞赛规则,凡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均可报名参赛,但对职业拳手有限制,参赛运动员主要以民间高手为主。比赛主要以散打为主,武术套路、器械表演、绝技绝活、个人风采展示均作为表演部分进行展示。《中国功夫电视擂台赛》首次开打在东莞体育馆,而参赛者有少林寺、太极拳、截拳道、八卦拳、咏春拳等18个武林门派的掌门人和优秀弟子展示了各自的独门招式,《中国功夫电视擂台赛》由此在广东引发功夫热。2010年7月16日,山西卫视全新改版,以常态周播节目的形式推出了《一代天跤•挠羊英雄会》,山西的挠羊赛富有地域特色,同时也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挠羊赛在电视时代得以和广大电视观众见面,显示出山西卫视积极开拓竞技类节目的敏锐判断力。本世纪初,山东卫视也曾经推出一档掰手腕的比赛。由此可知,中国武术的三大重镇河南、山西、山东不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武术类电视品牌节目,也代表了北派武功的集体风貌。考虑到北京的周边与河北完全接壤,又毗邻天津,央视的《武林大会》同样可以体现冀、津两地对电视武术节目的表述欲求,从而构成了北方四省两市的武术强势地域武术类电视节目的集团性实力,且和广东卫视开播的足以代表南派武功的《中国功夫电视擂台赛》形成呼应,至此,中国武术类电视节目群已然成型。

在电视节目的竞争过程中,央视以其特殊的地位而具有很高的统治力和竞争性,但是,中国是个大国,国家大台更为重视意识形态的实体性宣传,依照目前的惯例,武术属于体育学科,尚属非思想类文化品类,尽管传统武术是中国宗教思想的直接催化物,具备一定的思想性,但是其在非体育的体系内也仅可纳入国学范畴,而以其具有动作和竞技功能而成为国学的形而下的元素。武术即便属于国学,在现阶段的中国仍属于非主流意识形态中的良性意识形态,尚非国家主流思想的标志性符号,国家权威部门显然更倾向于将其置于民间文化的地位。一般而论,在竞争电视传播资源方面,地方卫视和央视不具有公平性,但是,正是由于武术的非主流地位,地方卫视和央视平等竞夺武术资源的局面则呈现出平等的一面。甚至可以说,央视《武林大会》是在地方台同类型节目的围追堵截当中求取生存空间的。央视凭借其固有的强大传播力量,使得《武林大会》在开播初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它使得传统武术呈现出新颖的风貌,再度引起了全国观众、甚至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关注和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观众的审美疲劳期终于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感到《武林大会》的观赏性较弱,甚至有人在各家网站上提出了武术为何如此平庸、平淡甚至丑陋的疑问。部分观众认为《武林大会》“不好看”、“乱打”、“形式是武术,一交手就是街头斗殴”。[6]《武林大会》开播以来,并未进入平稳运行的状态,反倒置身于一种受人责难和怀疑的地步。

3  《武林大会》浮游于中华武术原始生命态的表层

《武林大会》未曾达到理想化的美轮美奂的高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妨归纳几点。首先,中国武术具有生态性,它是和大自然相互依赖最为紧密的动作美学体系。武术和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早已渗透到武术的基本生长点及其细节当中。受到道教思想、汉武帝以后天人合一的儒教理念以及佛教众生平等思想的规限性影响,武术很难做到彻底的人本位,它一直是在山川、大泽、阳光、水系、森林、湖泊等外在因素的伴生下成长发育的,因此,一旦失去了自然环境、自然意志以及自然气脉等元素的浸润,武术必将枯萎。武术和自然的关系有点类似中医对石药、草药、兽药的依赖关系,也类似戏曲对自然崇拜、多神信仰以及氏族祖先崇拜的关系一样,武术因此也很难并入近代以来体育学的范畴。但是,《武林大会》并未突出武术的原始特质,如《武林大会》选择的竞技场所是灯光四溢的室内场所,这就大大减弱了武术出于自然、归于自然的天然特性。而理想的武术擂台赛应当设立于湖海山林或乡间集会当中,四周有依依的杨柳、叮咚的泉声、袭人的松涛,远处则有苍劲的飞云、深幽的丘壑、连绵的峰岭,如此设境,方为其本真场域,而绝非在幽暗封闭的室内。国内多数电视武术竞技类节目的选场都在模仿西方式自由搏击的场景,这是一种很深的误区,电视武术节目的设计者应当在还原本真武术的理念指导下,认清武术与自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武术的竞赛环境。《武林大会》应当全方位地还原武术以自然为本、以自然为归、与自然想通的本来面貌。

其次,观众注意到了《武林大会》中的武打动作不够美观,这种局面也令大多数现场评判员感到焦虑,评判员使用最多的评判语汇便是“动作单一”、“拼死力气”、“技巧性不足”、“门派特色不鲜明”等。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首先要说的是观众对于武术竞技的欣赏习惯问题。众多中国观众是看着武打影视剧长大的。武术竞技是真的武术竞技,而影视剧的武打是假设或虚拟的武打,前者重真功,后者重表演。而观众观看武术竞技早已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模式,因此,一旦《武林大会》的武打动作未曾达到武打影视剧中的境界和效果,观众就会感到极不适应,进而质疑这种武术的价值,并认为有失武术原始风貌的独特魅力。一位观众曾虔诚地谈出来这种观感:“这种比赛形式的产生,也可以击碎一些人心中虚幻的梦想,让他们明白,即使没有了现代武术的各种规则束缚,传统武术也并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神乎其技’。因为,在那么多场的比赛中,我们毕竟没有看到过任何一次‘步到人飞’的精彩场面,也没有能够欣赏到‘放人丈外’的绝技。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人摆了一个很酷的架式,然后胡乱把对手推下擂台或者被对手胡乱推下擂台。”[7]退一步讲,假如真实的武功竞技就应当这样笨拙、单调、僵硬的话,观众宁可在虚假的武术影像中寻求预期的观赏效应,获得理想的观赏性满足。

再次,《武林大会》还遇到了日常性和观剧性首因效应的制约。《武林大会》未曾赢得观众的全方位认同,是因为观众在观看到诸如《武林大会》之类的电视武术直播竞技节目之前,已在事先吸收到了大量关于武术的其他信息。尤其是在观看过大量港产武打影视剧中的打斗镜像的前提下,观众受到了先入信息的支配,对《武林大会》中的武打境遇作出了抵触性和否定性的评判,这里涉及到观剧心理的规律性问题。先入为主现象是观剧学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感应现象,其具休所指则为心理学领域的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当不同的信息一同到来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来的信息,也会认为后来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接受前面的信息,并根据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如果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认为前面的信息是正确的,后面的信息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因此,具体到《武林大会》而言,观众首先就遇到了其原先对小说、戏曲和影视剧武打情节先入为主的先位信息的强度刺激,从而对类似《武林大会》这样的后续信息有所排斥和抵触。因此,当今电视媒介在设计电视武术类竞技节目时,应当考虑到如何打破人们对影视剧等武打镜像的依赖心理,进而提高观众的注意力强度,取得理想的传播效应。

客观而论,真正的武术竞技毕竟是人体行为,常态打斗境遇下的武术竞技肯定比影视作品的武打设计略显简单、直白、缺乏想象力,甚至更为平淡、单调、缺乏高度理想化了动作观赏价值。中国武术是一种文化的复合体,它具有多元的内涵,并在维持武术的生命主体脉络连贯一致的前提下,并不压制其分支脉络朝不同的方向发育、延展的可能,其中,崇尚实战仅仅是武术的一种功能,而且向来不是主体功能,即便风靡世界的《孙子兵法》也极为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8]的兵家最高准则。中国的传统武术也是如此,最高的境界始终是不战而胜。中国传统武术相对鄙视实战,而推崇带有炫耀性、表演性和威吓性的动作形态,就和《孙子兵法》中的相关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即便以实战武术为例,武术的实战性所要求的境界则是追求一击胜敌的效果,或则数秒钟之内,制服对手,而武林高手之间的这种打斗场面在小说、戏剧、影视剧以及《武林大会》中都很难出现,这种短兵相接、一击制胜的场景更多的还是留滞于类似战争级别的实战当中。其实,只要了解中国武术本体的人士都会知晓,真正的武术竞技远比电影、电视作品中的武打设计更有原生性特点,那么,阻碍了《武林大会》精彩程度的因素则值得追究,应当说,恰是强加在自然竞斗、现代竞斗以及影视类武打设计竞斗之外的复合型武打规则体系主导了《武林大会》的演进方向,并使武术原有的健康的进化道路受阻,导致了武术竞技的变异,也直接限制了《武林大会》的观赏性。

回顾武术的演进历史即可知道,武术走向竞技表演性传播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中国武术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三个领域,一是传统武术,二是国家武术,或称官方武术,三是散手竞技。如今,散手竞技自成体系,已培养出了刘海龙、宝力高等名家,官方武术也培养出李连杰、赵长军、原文庆等一系列的高手。反倒是传统武术这一版块,失去了国学信仰体系的保护,缺失了强力的民间传播力量的支撑,至今未见名家呈现。而更为严重的是,传统武术的基本精神和生命衍生方式都遭到了大幅度的毁坏,几无再生之希望。《武林大会》的宗旨似乎在填补这种空白,但是,自然界中有环境导致生物变异的现象,而武术界则一直有规则导致武术本体变异的现象,《武林大会》的规则体系同样限制了武术的内在生命力,迫使武术在原有的劣性变异与反进化的路径中出现了新的变异和退化性因素。

从《武林大会》的武打现场来看,运动员身穿厚重的护具,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运动员竞技理念的变异。于是,轻灵美妙的躲避技术立即在擂台上消失,甚至经常出现运动员敞开胸怀硬冲直打、近身贴靠、强抱强摔的境况。厚重的护具严重地妨害了运动员原始的感知力以及身体感觉的灵敏度。在这样的规则体系下,观众和裁判难免会看到参赛双方连续不断的不协调动作。可以说,《武林大会》的比赛规则,应当是其失败的一大根源。护具固然能减少竞技的风险,但是,护具同样是把双刃剑,有了护具,不仅抑止了运动员的机敏本能,还基本上消除掉了技击过程最为重要的躲避动作,于是,护具完成了运动员身体的变异,就好像人自然地生出了盔甲一样,柔软的人类的肢体顿时朝着龟甲类动物的进化方向急速演进而成型,但是,观众并未完成这种进化导向的转型,换言之,此时的运动员和观众处于两个世界,运动员是龟甲类生命体,而观众则是柔软性生命的复合体,普通观众仅以肌肤柔软的常态的人的立场来观测和感知运动员的行为,而运动员却在护具的保护下,变成了新培训出来的盔甲人,这便是《武林大会》中的武术竞技经常出现拙笨动作的原因。《武林大会》是以推广传统武术为宗旨的,但是,《武林大会》推出的武术是否称得上是地道的中国传统武术,回答同样是否定的。简言之,《武林大会》所展示出的武术,仍然是武术的表象,而非武术的全部或深度内涵。

4  结语

改革开放的大潮不仅让外界的商业元素涌入了中国,同时也带来了来自异域的多元文化,其中各国的武术形式也在多种包装技术的促动下重新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跆拳道、空手道等来自韩、日等国的传统格斗型体育项目在塑身、新奇、时尚、简易性、考级刺激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撼动了中国传统武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武术在电视传播领域的影响力。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官方和民间纷纷想出各种方式来激活传统武术,期盼在电视直播节目里再现传统武术那种精致化的竞斗境界。《武林大会》即是主流媒体试图振兴武术的一种尝试。但是,《武林大会》设立的商业性动因则是美国的职业拳击、职业摔跤、自由搏击以及铁笼搏击。然而,《武林大会》和美国的各项格斗术竞技相去甚远,它没有西方职业拳击的流畅感,也无自由搏击的肉搏感,更缺乏西方职业摔跤手的型男、帅哥、肌肉男的身体魅力,亦无西方铁笼搏击的极端嗜血性、暴力性和残忍性刺激,这样的武术类型更像一种温和的武技切磋,而少却观赏的意义。在失去了高度和谐化、舞蹈化、自然神教化等诸多武术的原始因素的支撑之后,千百年来中国人所精心构造的那座有关武术的神奇而美丽的大厦就此崩塌,武术既有的文化根性也以此为例而流失殆尽。对中国观众而言,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了武术在影视剧中华丽与超极限的动作表演,观众看见的《武林大会》中的竞技表演早已不富美感,而更多的是竞技者身体的自由度受限后出现的诸多支离破碎的武打动作系列,观众所见之镜像难以达到其内心的期待值。《武林大会》的设计偏失是一种武术在转型时代所尝试的一种全新展示方式的负面例证。

参考文献:

[1]申国卿.从武林大会到WMA——中国武术发展的当代回归与激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2):28-29.

[2]康戈武.传统武术期待腾飞之日[J].中华武术,2002(11):44.

[3]悟空.剥去神秘外衣的传统武术——《武林大会》观感[J].拳击与格斗,2007(10):36.

[4]孙惠柱.社会表演学[M].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09:8.

[5][6]间苏争,门天清,邓宇.教授质疑央视《武林大会》是否“真打实摔”?.http://sports.QQ.com.楚天都市报,2008-05-02.

[7]悟空.剥去神秘外衣的传统武术——《武林大会》观感[J].拳击与格斗,2007(10):36.

[8]孙武.孙子兵法.赵国华注说[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105.

标签:竞技 武术 电视 映像 中的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