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文摘

卧虎扑食势理法阐微-崔建

时间:2014-7-18 14:39:05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165  评论:0
虎,俗称老虎,是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性凶猛,力大,有“百兽之王”之称。那么,卧虎扑食势与虎究竟有什么联系?其文化内涵又有那些?本文拟就卧虎扑食势的功法文化内涵、原理和要领,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以期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传统功法文化的魅力。

一、功法文化

虎,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动物之一,在许多古代的神话和民俗传说、现代的电影和各类媒体中都有虎的踪影。虎被视作是美丽、强壮、威武、勇猛的象征,在多国文化中都有体现。在南亚,早在5000年前的印度河(今巴基斯坦一带)古文化中,就发现有雕刻在图章上的虎的形象。在印度教中,有一个骑虎的女神杜伽(Durga),其形象多见于印度的火车两侧。在朝鲜半岛神话中,就有许多故事与虎有关。虎还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被定为吉祥物。在中国,虎的形象更是随处可见,例如,在中国古代军事中,调兵的兵符称为“虎符”;盾牌上常出现虎的图案以示威武;勇猛的战将则称为“虎将”、“五虎上将”。还有许多神明信仰皆以虎为象征,如西王母、保生大帝、玄坛真君骑乘黑虎将军等。在台湾民间信仰,则奉城隍、山神、土地公所乘之虎为神,谓曰虎爷,有驱邪之能。

“虎”字起源也极早,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的记载,其写法很像一只虎。汉字中的“王”字,相传也是来自于老虎前额上的斑纹。还有许多成语、民间俗语中都有虎字,如狐假虎威、虎虎生威、虎踞龙蟠、虎背熊腰等等。此外,在中国民间还有很多与虎有关的习俗,如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睡虎头枕等等,以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虎还与青龙、朱雀、玄武被奉为四大神兽,是道教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星君四象之一。白虎在五行学说中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因西方属金,色白,故称白虎,代表的季节是秋季。

由此可见,虎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保护神,崇虎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理念。本势取卧虎扑食势为名,就是在崇虎文化的背景下,认为虎是百兽之王,能吸天地之灵气自养壮威,人学其势,旨在调和内在神气,疏通经脉关节,使内在神气与天地之气接通,吸取天地间的灵气,以滋养人体内的元神元气,增强自身的精神气魄、体力。本势动作就是借虎的姿势来练内气,增强内力,调和元神元气,以锻炼全身筋骨血脉,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目的。如文献口诀所云: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髋相更。昂头胸做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着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其前两句是指模仿虎卧伸腰及扑食的动作姿势,此姿势着重撑伸任脉,旨在调理任脉,沟通任督,平衡阴阳,起到疏通经脉、关节、流畅气血的作用。其鼻息调元均出入是指用鼻息来调和元神元气,关键在于气息出入要均匀、缓慢和畅,如此则能心静体松,气和神定。其指尖着地赖支撑是指通过手指足趾尖着地来支撑身体,以此能起到锻炼筋骨,增强内力,使神气充满全身内外上下。其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是指道家修炼行气方法,在于运用内气元神,与天地之气相通,不断化生精气,同时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通和,则元气生生不已。此为动中求静,冶炼精气神的修仙之道。只要能学到此势的真正要诀,便能达到卫生长命的目的。可见,此势的功用是很大的,练之得法,定能受益。

二、功法原理

本势动作方法是顺着前势青龙探爪势的动作,右脚尖内扣约45度,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同时身体左转约90度,两手握固于腰间章门穴不变,目随转体视左前方。接着,两拳提至肩部云门穴,并内旋变“虎爪”,向前扑按,如虎扑食,肘稍屈;同时左脚向前迈      大步,成左弓步。然后,躯干由腰到胸逐节屈伸涌动,重心随之前后适度移动,同时,两手随躯干屈伸向下,向后、向上、向前绕环一周。随后上体下俯,两“爪”下按,十指着地,后腿屈膝,脚趾着地,前脚跟稍抬起;随后塌腰、挺胸、抬头、瞪目;动作稍停,目视前上方。然后,双手握固收于腰间章门穴,身体重心后移,左脚尖内扣约135度,身体重心左移,同时,身体右转180度,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接做右侧卧虎扑食势,动作与左侧相同,唯方向相反。

从本势动作结构来分析,本势动作可分为虎扑和虎卧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有虎爪的手型,因此先对虎爪的作用原理进行分析。健身气功的手型都有其特定意义和作用,虎爪与青龙探爪势的龙爪既有相同的地方,又互有区别,因此有一定的对比意义。为此我们先来对比下这两种手型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对其特点和作用机理进行剖析。首先可发现“虎爪”与“龙爪”相同之处在于:两者皆需五指分开,而且要求掌心空而圆,犹如手心拿有一个鸡蛋似的。不同的是“龙爪”五指伸直,拇指、食指、无名指、小指内收,而虎爪五指分开后,要求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五指有相互对应相合之意。这种五指伸开的手型对手部肌肉筋骨皆有伸筋拨骨的作用,是畅通经筋、皮部气血,提高相应内脏机能的有效方法。但龙爪相对于虎爪要舒松些,侧重于神的锻炼,而虎爪则相对要紧一些,侧重筋骨的锻炼。这种说法在少林五拳理论中就有谈到,如有虎练骨、豹练力、蛇练气、鹤练精、龙练神之说。至于掌心空而圆的手型则是一种外紧内松的练功手法,目的是使劳宫穴松空,有利于体内之气通过劳宫穴与大自然之气相通,采吸天地之灵气,以滋养及调和人体内的元神元气,增强内力,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效。这种手型无论从运动解剖学、生理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都可以证明是手指锻炼(也即“爪”的锻炼)的一种良好方法,能加强手指的血液循环,提髙掌指活动功能。

虎扑部分扑食势中以躯干的蛹动带动双手前扑绕环动作,则是练武习气的方法,如陈式太极奉的胸腰折叠,气功修练的蛇形涌动。这些由胸腰折叠带动手臂、传至掌指的逐节传递过程,犹如神龙摆尾,节节贯穿。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这种动作尤如中医按摩的捏脊和抖动疗法,对经筋,皮部具有相当大的刺激,对调理任、督两脉及手三阴、三阳经,畅通气血具有良好的作用,是松解关节,放松肌肉的重要方法。再从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动作对胸背腰腹部肌肉、筋骨、韧带以及内脏具有良好的锻炼作用,与此同时,脊柱前后屈伸动作也有利于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刺激,有效提高其控制和调节能力。

虎卧部分则是本势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可发现其两手十指下按着地支撑,同时抬头、挺胸、塌腰,使身体后仰,背部成反弓形的姿势,具有加大胸腹、颈椎及大腿等关节的活动度、以及增强这些关节、韧带和肌肉力量,可有效改善练习者腰腿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起到强腰健腿作用。从经络学说角度分析,人体前面胸腹部主要有任脉、冲脉、阴维、阴跷及足三阴、手三阴等经脉。中医认为“任脉为阴脉之海”,统领全身阴经之气。通过本势两手“虎爪”十指伸展下按着地,同时身体后仰,伸展胸腹的姿势,可使任脉得以疏伸及调养,同时可以调和手足三阴及阴维、阴跷之气。这也正是本势功法的练气意旨。由此可见,本势功法具有刺激任脉,畅通气血,进而调理全身阴经之气,提髙内力,同时增强外部腰腿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起到强健腰腿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本势动作是阴经最佳的练习方法。

三、功法要领

1、心定体松  动中求静

本势功法的要点是以定养动,以动之用,来体现静定之妙。因此在做两手“虎爪”十指伸展下按着地,身体后仰,伸展胸腹的姿势时,要求心定用意,把腰部和腹部放松,尽量撑伸任脉,同时鼻部气息出入要均勻、缓慢和畅。这样才能做到动中求静,运用内气元神,与天地之气相通,不断化生精气,达到阴阳通和,元气生生不已。

2、胸腰折叠  劲贯指尖

本势动作劲力的运用,要以腰为动力,背部“至阳穴”向后领劲做向下一向后一向上一向前绕环一周的圆弧形运动,形成胸腰折叠的躯干涌动来带动肩臂、肘、腕、双手的前扑绕环,形如波浪状涌动传递。这样才能达到节节贯穿,劲贯指尖的效果。

3、抬头按瓜  偃背反弓

在做两手“虎爪”按地,身体后仰的姿势时,要注意沉肩、挺胸,五指着地,掌心松空,力在指尖,同时尽量抬头、瞪目、伸展胸腹,使腰背部成反弓形。

4、把握幅度  循序渐进

向下按爪和偃背反弓幅度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如年老和体弱者在俯身,两“爪”向前下按至膝前两侧,就可以顺势逐步塌腰、挺胸、抬头、瞪目。此外其背部反弓的幅度也可根据自身状况调整幅

度,以协调,舒适、自然的练功要求为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卧虎扑食势主要是锻炼任脉,调理阴经的技法,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虎爪”及偃背反弓的练功要诀练习,达到刺激任脉,畅通气血,进而调理全身阴经之气,提高内力,同时增强外部腰腿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起到强健腰腿的作用。希望习练者,坚定信心,把握功法要领,用心体验,练功有恒,则定能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

标签:卧虎 
上一篇:吹字诀的学与练-晁胜杰
下一篇:太清元道真经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