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是中华
武术气功的上乘
功夫,当今世传约有100多个版本,其中以
少林寺秘传的《易筋洗髓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和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
健身气功易筋经》为影响最广。此三个版本虽然动作有所区别、修炼难度不一,但都以12势为基本动作,即由韦驮献杵(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12势组成。为了让该功弘扬光大,造福大众,本人将祖上所传的修炼易筋经的秘诀公开,以飨有缘之同道。
秘诀一:明确阴阳平衡的修炼目标
修炼易筋经的根本目标,就是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后激发人体潜能。其一,易筋经确定的阴阳平衡的修炼目标源于群经之首《
周易》理论。修炼易筋经的过程就是通过调心、调身、调息的方式进行人体与外部世界的信息和能量的和谐有效交流,达到平衡身体内部阴阳,并实现个人和外部世界阴阳平衡的过程。正如《易筋经总论》指出:“其所言易筋者,易之为言大矣哉。易者,乃阴阳之道也。易即变化之易也。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弄壶中之曰月,搏掌上之阴阳。”世界上任何事物,包括人体本身,都是由阴和阳两方面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阴阳平衡,在体则气血两旺,身体健康;在用则周身稳固激发人体潜能,不惧他人击打推撞。如果偏阴偏阳,在体则气血不和,身患疾病:在用则力量受阻顶瘪丢抗,受制于人。从事物属性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故上为阳下为阴;水为阴火为阳,故血为阴气为阳;肾水为阴心火为阳;柔为阴刚为阳。从事物运动来看,动为阳静为阴;开为阳合为阴;虚为阳实为阴。所以修炼易筋经,必须阴阳相合,上下相随,气血调和,心肾相交,这才是正道。其二,易筋经本质上就是修炼人体之阴阳整体平衡。比如:韦驮献杵第一势是修炼手阳明大肠经筋(经脉)之阴阳平衡;韦驮献杵第二势是修炼手太阳小肠经筋(经脉)之阴阳平衡;韦驮献杵第三势是修炼手厥阴心包筋(经脉)之阴阳平衡;摘星换斗是修炼手少阴心经筋(经脉)之阴阳平衡;三盘落地是修炼足少阴肾经筋(经脉)之阴阳平衡;出爪亮翅是修炼手少阳三焦经筋(经脉)之阴阳平衡;倒拽九牛尾是修炼足太阴脾经筋(经脉)之阴阳平衡、九鬼拔马刀是修炼手太阴肺经筋(经脉)之阴阳平衡;青龙探爪是修炼足少阳胆经筋(经脉)之阴阳平衡;卧虎扑食是修炼足阳明胃经筋(经脉)之阴阳平衡:打躬势是修炼手足太阳膀胱经筋(经脉)之阴阳平衡;工尾势是修炼足厥阴经经筋(经脉)之阴阳平衡。修炼易筋经,就是让12经筋(经脉)阴阳匹配,左右对称,高下相召,屈伸相应,并做到阴阳各半,刚柔各半,虚实各半,不可过阴过阳过实过虚过刚过柔,还要力求达到阴阳互为其根,转阴成阳,由静生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即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也。因此,只有修行者以阴阳互济、阴阳平衡的境界为修炼目标,并用来指导日常修炼,才是真正理解了中华民族上乘武功易筋经的要义。
秘诀二:全身放松是练好易筋经的前提条件
练好易筋经的前提条件是要全身放松。即要求练功时做到心神安静专一,全身松沉到位,周身协调一致,不得太过紧张,处处筋肉要放松。其一,易筋经全身放松的指导思想既符合万物顺应自然的法则又符合
养生之道,也是一种脱规矩而合规矩的练法。练习时,全身内外、上下、左右、四肢全体、大脑思想全部放松松开。松则气通无阻力,心不外想,神不外游,目不外视,耳不外听,有调息忘却鼻息,有意念却随意漫行,无拘无束,意形相合。练功通过放松进入一种养精、气、神的过程,从而达到神经细胞的休养,进而保持全身的活力。在习练中,只有充分放松,才能真正做到调心、调身,调息有机结合,即在头部引领全身放松后,通过动作变化导引气的运行,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如此方可起到提高内功健体强身的作用。其二,易筋经强调全身放松但其要义却是松而不懈。松是指全身各关节、肌肉筋腱的放开,拉长,放松即松腰、松筋、松肉,松骨等等,还包括精神上的高度松静。练功时要求放松,不仅是肌肉、关节、筋腱等肢体的放松,而且意念也要放松,肢体松要做到松而不懈,意念松要做到松而不散。这样才是内外一致,周身放松。其三,易筋经的放松是—种有目的性的放松。平时我们说的放松主要是在意念支配下肢体的不紧张,一般是没有目的性的,如果受到遇到巨大声音、外力等外界刺激,往往会立刻紧张起来,肌肉收缩,身体变得僵硬,外力越大思想和肢体就越紧张,身体会更加僵硬,受力部分就会产生本能的顶抗。而易筋经的放松是与调心、调息相合的放松,是在大脑支配下的肢体放松,这种松是具有一定的规则和目的性的。这种意念导引下放松的状态下练功,可以使身体气血更加畅通,更加轻快灵活,阴阳相随,进入“如在白云中,人自无心拳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易筋经是一种调养身心激发潜能的上乘内功,不是疲劳身心的体力劳动,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愉悦心情、松弛神经的功能,并且越练会越感到舒服,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注重了全身放松这个前提。
秘诀三:注重调身是练好易筋经的重要基础
调身是练习易筋经的重要术语,是出功夫的重要基础。什么是调身呢?调身其实是人运用意念调节掌型、步型、身型,掌法、步法、身法等基本动作,使之符合易筋经的规范,即调准易筋经的基本动作,从而逐渐达到练功要求和目的一种手段。其一,“准确规范”是易筋经调身的第一原则。易筋经以12势为基本动作,必须做到准确规范。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易筋经初学时就一定要把动作尽量做到规范,准确、舒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导引道路毫无瘀滞,从而为以后的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易筋经》云:“起功时要起脚挂指,离地升空。”这就是说脚跟离地,踮起脚尖,脚趾抓地之意,只有做到准确规范,才能有利于气道顺畅,对于通后三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存联系的有机整体。经络遍布全身,是人体气、血、津液运动的通道,有如网络一样联系周身,将人体所有的内脏器官、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结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有阴阳之分,各有所系和循行位置。经络具有通行气血,营卫全身,温养脏腑组织器官,濡利筋骨关节,调节阴阳平衡,抗御外邪和保卫机体的作用。其二,“遵守经脉运行规律”是易筋经调身的第二原则。人体按十二经筋循行路线划分为十二经筋。十二经脉循行于十二经筋之中,对十二经筋起着营养和主导作用,也起着保护和调节作用。《易筋经》所言之筋,指的就是十二经筋。《易筋经》12势本质就是遵守经脉运行规律,通过改善十二经筋的方法去修炼十二经脉阴阳平衡。其玄妙之处在于通过特定的姿势,也就是通过正确的调身,使整条经筋处于激发态,从而刺激了所对应的整条经脉,使整条经脉处于有序的状态,加强了经脉的通导性,使气血通畅,实现人体阴阳平衡,进而激发潜能增强内功。练习易筋经时,只有每个动作都达到了准确规范,符合经脉循行规律,才能起到抻筋拨骨,舒缩肌肤,血管、神经,滋润骨膜、灵活关节的强身壮体作用。其三,“刚柔相济,虚实相兼”是易筋经调身的第三个重要原则。因为易筋经12势的动作有刚有柔,且刚与柔是在不断相互转化的,有张有弛,有沉有轻。这一点要格外注意。比如在"倒拽九牛尾势"中,双臂内收旋转逐渐拽拉至止点是刚,为实;随后身体以腰转动带动两臂伸展至下次收臂拽拉前是柔,为虚。又如"出爪亮翅"势中,双掌立于胸前呈扩胸展肩时,肌肉收缩的张力增大为刚,是实;当松肩伸臂时,两臂肌肉等张收缩,上肢是放松的,为柔;两臂伸至顶端,外撑有重如排山之感时,肌肉张力再次增大为刚,是实。这些动作均要求习练者在用力之后适当放松,松柔之后尚需适当有刚。这样,动作才不会出现机械、僵硬或疲软无力的松弛状况。因此,习练本
功法进行调身时,应力求虚实适宜,刚柔相济。要有刚和柔、虚与实之分,但习练动作不能绝对的刚或柔,应做到刚与柔、虚与实的协调配合,即刚中含柔,柔中寓刚。否则,用力过刚,则会出现拙力,僵力,以致影响呼吸,破坏宁静的心境;动作过柔,则会出现疲软、松懈,起不到良好的健身作用。这是调身时要特别注意的。
秘诀四:注重调息是练好易筋经的关键
练好易筋经的关键是要学会调息。其一,易筋经本质上是一种调息术,即吐纳术,练功的过程就是吐故纳新,采气换气的过程。调息是人体的一种机能,是运用意识调整呼吸,通过规范的吐纳动作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调息的目的就是守息,就是养气。其二,易筋经调息方法分为自然调息法,逆式调息法、化境胎息法三种。其中逆式调息法是练习易筋经的主要呼吸方法,即在呼吸时横隔膜肌收缩,腹部随之起伏,是以隔肌活动为主的呼吸方式。通过调息可改善和提高呼吸系统的通气、换气和产能机能,使生命体内正气充盈、旺盛,使人体的各种身心活动得到充足的能源与强大的动力,从而调通经脉、运化气血津液,提高易筋经功力,促使人身心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其三,调息实际上就是开合。开合其实就是吐纳,就是呼吸,就是收放,就是内气与外气的出入交换。开合是由内而外的开合,是通过调息后带动肢体内外、脏腑经络,筋骨肌肤的开合。首先是丹田开合。正如拳谚云:“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哼哈二气就是丹田的一呼一吸,一开一合,一吐一纳。呼吸往来气通周身,从而带动了全身之气的开合呼吸吐纳。再进一步,周身内外、脏腑器官,经络窍位、肌肤毛孔也都在开合呼吸、吐纳换气。一开,气开,窍开、百脉开、肌肤开、毛孔开:一合,气合、窍合、百脉合、肌肤合、毛孔合;一呼,气呼,窍呼、百脉呼、肌肤毛孔皆呼,排出体内浊气;一吸,气吸、窍吸、百脉吸,肌肤毛孔皆吸,纳入清新氧气,甚至眼、耳两窍都参与吐纳换气。这种由丹田主导的逆式调息法形成的周身一家的吐纳呼吸机制,能更有效地促进新陈代谢,清除体内垃圾,增强细胞再生能力,营养内脏组织器官和肌肤骨骼,培植太和元气,涵养浩然正气,充实混元内气,增强卫气能量,形成护体气膜,不仅能防病抗疾,而且能延缓衰老,还具有抗击打能力。正如《易筋经》云:“下而击之谓之吸,逆而行之谓之呼。下击者,气由正面降下而下击也;逆行者,气由背面逆而上冲也。”这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吸下呼上的意思就是在吸气的时候是以意领气顺任脉而下,呼气的时候领气顺督脉而上行,使气便于回环,一呼一吸,行遍全身,完成小周天运转。其四,易筋经调息具有特殊特点。本功法调息有自己的特点,在练习某些特定动作的过程中,有时要求呼气时发音,但不需出声。比如“三盘落地”势中的身体下蹲、两掌下按时,要求配合动作口吐“嗨”音,目的是为了下蹲时气能下沉至丹田,而不因下蹲造成下肢紧张,引起气上逆至头部:同时口吐“嗨”音,气沉丹田,可以起到强臂、壮丹田的作用。因此,在该势动作中要求配合吐音、呼气,并注意口型,吐“嗨”音口微张,音从喉发出,上唇着力压于龈交穴,下唇松,不着力于承浆穴。这是易筋经调息的特别之处。另外,练习“出爪亮翅”势“工尾”势个别动作时,为使气息顺畅,要把逆式调息法和自然调息法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出效果。比如“工尾”势的抬头、挺胸、塌腰、翘尾动作,在以腰为中心左右摇头摆臀的过程中,若只单独采用以逆式腹式呼吸方法进行调息,不结合自然呼吸法,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秘诀五:注重调心是练好易筋经的基本环节
练习易筋经要高度注重调心。其一,调心即意念,是大脑的_种机能,是建立在客观世界之上,通过语言、形象、动作等形式的反馈,构建、重组、优化,达到调和人体阴阳和激发人体潜能目的的工具。意念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它本身的产生、动作都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意念发挥作用,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因而从一定意义而言,信息就等于能量。比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手上托时,要求用意念观注两掌;摘星换斗势中要求目视上掌,意存腰间命门处:“青龙探爪”势时,要求意存掌心。而另一些动作虽然不要求配合意存,但却要求配合形象的意识思维活动。如"三盘落地"势中下按、上托时,两掌有如拿重物:“出爪亮翅”势中伸肩、撑掌时,两掌有排山之感;“倒拽九牛尾”势中拽拉时,两膀如拽牛尾;“打躬”势中脊椎屈伸时,应体会上体如“勾”一样的卷曲伸展运动。这些都要求意随形走,用意要轻,似有似无,切忌刻意,执著于意识。其二,练习易筋经时,有人的手指、手掌或身体其他部位会出现了大、小、轻、重、热、凉、麻、痒等“八触”;有些人出现肠鸣、放屁、打暖或身体某部位产生跳动,或在体表产生丝线样走动,或病灶处有隐痛,或某部分有触电感觉;有些人却产生头发竖起,脚趾、头顶突然针刺样疼痛,或在眼前出现各种颜色与光环,等等,这些都是练习易筋经中意念产生作用的结果。其三,练习易筋经过程中意念不能过于执着,要纯任自然,做到适中放松,松而不懈,这样才能"运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_般而言,练习易筋经中意念过弱,其意念对象黯淡模糊,就会造成“火冷”之状,达不到练功的目的和效果,甚至会导致气往下沉或气散。若练习易筋经中意念过强,凝神过度,偏于执著,则练功时会出现神倦乏力,头痛头胀,口干舌燥之弊。
秘诀六:“气”是练好易筋经的核心要素
《易筋经》将练功分为三个层次,即练筋、练膜和练气。练筋必须练膜,练膜必须练气。修炼内气,是练好易筋经的关键环节,是其核心要素。正如《易筋经》原文指出:“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外而筋骨与肉,共成其一身也。如脏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动摇活泼者,此又主之于气也。是故修炼之功,全在培养血气者为大要也。即如天之生物,亦各随阴阳之所至,而百物生焉,况于人生乎?又况于修炼乎?且夫精气神为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如何在练习易筋经中把内气练出练好呢?关键是要做到调心、调身、调息高度协调配合,充分实现“三调合一”,即在易筋经12势的调身中努力做到意领息随,即以意念引导之,呼吸配合之,努力发挥丹田的核心作用。这同时也是一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百日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等阶段。
秘诀七:循序渐进是练好易筋经的基本方法
其一,练好易筋经要符合质量互变原理。我们练习易筋经时,一定要符合质量互变原理,循序渐进,要有恒心和毅力。其二,要选择合适的版本修炼。易筋经作为一套完整的套路式锻炼功法,各地所传版本有繁有简。比如清代周述官所传《易筋经》所传练形之法计有正身,侧身、半身,屈身、折身、扭身,倒身、翻身、行身、定身、卧身等共224个动作,内涵极为丰富,与少林达摩版的体系有传承关系,但也有所增益。其动作虽多,但本质上是以韦驮献杵、倒拽九牛尾、青龙探爪、九鬼拔马刀等经典功架为主干。因此,修炼者应可以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选择合适的易筋经版本,循序渐进,进行全套完整练习,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单个动作的练习。追求内功修炼上层次的,当以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为最佳。只追求健身养生需要的爱好者,认真练习好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气功易筋经》即可。其三,修炼时要符合个人实际。关于练功时间,《易筋经》在文中就指出,初练者以“日行三次”为宜,即早,中,晚三次。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身体条件的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练功次数,并灵活地选择各势动作的活动幅度或姿势。比如“三盘落地”势中屈膝下蹲的幅度、“卧虎扑食”势中十指是否着地姿势的选择等等,习练时都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此,才是符合质量互变定律。
秘诀八:注意影响修炼易筋经的若干因素
为了练习好易筋经,要注意如下一些基本环节,其一,要了解易筋经的创立及其发展历史,比如易筋经相传为天竺和尚达摩结合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华传统武术气功所创立,也有人认为是明末天台紫凝道人结合道家传统气功所创立,还有其他的一些历史等。知道这些历史,可增加对功法本身的了解,还可增加练功的兴趣和信其二,要掌握易筋经基本功理,领悟到位,包括整套易筋经功法组成及12势的修炼方法、步骤、过程等。对于易筋经基本功理,修炼者不能轻视,要认真学习,用以指导修炼,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要掌握人体科学和传统经络理论、人体力学规律、人体内脏和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行规律特点等。其四,要选择明师指导修炼。练习易筋经不能没有师父教,也不宜随便认个师父就去练习。明师既可以是名师,也不定是名师,关键在于其有没有真本事,会不会教人。其五,要重视练功环境。四时节气,周围环境等因素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练功时,要选择阳光温和,树木花草多、空气新鲜的地方或在空气流通的室内练功。如果空气不好,不如不练功,因为这反而吸入过多的有害气体而不利于身体健康。毕竟,练习易筋经本质上就,通过空气与周围的环境发生能量交换活动。此外,饮食卫生对练习易筋经也有影响,抽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对练习易筋经影响也比较大,要特别注意。
综上所述,如能坚持按以上秘诀的指导下练习易筋经,可在数年间把此门功夫修炼至一定的境界,达到强身壮体、提局内功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