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教程

瑜伽的本质与内涵

时间:2013-5-10 10:13:22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2572  评论:0

一、何谓瑜伽

瑜伽(yoga),源于古印度,意指一体化。这是一种将修持者个体与宇宙至上本体联结起来,将修持者小我与宇宙大我融合为一,即所谓人天合一的方法。

有各种不同的瑜伽。一般而言,瑜伽包括:1.行动瑜伽(Karma yoga)又叫羯磨瑜伽或命运输伽。此法实行无我的劳动义务,不执着,不求报酬,达到修持者个体与宇宙本体融合为一;2.虔敬瑜伽(Bhakti yoga)此法要求对宇宙至上本体绝对信仰,控制自己的心灵与精神,达到个体与宇宙本体合—;3.知识瑜伽(Jnana yoga)此法从修持者天赋的知识,探求个体与宇宙本体合一;4.专一瑜伽(Laya yoga)此法要求修持者断绝一切意识,融入所摄的境界,身、心、气皆调伏,达到个体与宇宙本体合一;5.胜王瑜伽(Raja yoga)此法要求修持者采取八个步骤,进行外在、内在、呼吸、感官的控制,进入三摩地(入定),达到个体与宇宙本体合一;6.军荼利瑜伽(Kundalini yoga)此法要求修持者通过对身体气脉七轮的锻炼,唤醒正睡眠于海底轮之拙火,贯穿六轮至头顶,与顶轮之“大自在”结合,实现天人合一;7.哈达瑜伽(Hatha yoga)这是瑜伽体位之锻炼方法。瑜伽种类繁多,以上亦只举其大要。但当今最流行者为哈达瑜伽、军荼利瑜伽和胜王瑜伽等。

瑜伽之最高目标与境界即为个体与宇宙本体的合一,只有通过静坐、观想与禅定才能达到。所以,印度《薄伽梵歌》中最高的箴言说:“宁静即是瑜伽”。印度圣哲帕坦加利(Patanjali)所著《瑜伽经》(Yoga Sutra)一书中亦有箴言说:“瑜伽,即是以意识控制各种情绪及倾向。”很多人不了解瑜伽乃天人合一之术,误认为瑜伽只有哈达瑜伽一种,只修习体位法、呼吸控制法,清洁净化法等。其实,哈达瑜伽只是让学者做好准备,使他们能接着修炼胜王瑜伽,因为哈达瑜伽只是胜王瑜伽的一环。没有胜王瑜伽的修炼,哈达瑜伽无法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之境;若没有哈达瑜伽的锻炼,胜王瑜伽亦只是空中楼阁。瑜伽的修炼应循序渐进,从一个层面超越另一层面,哈达瑜伽只是一个最低的层面,主要是属于健身运动的层面。许多人修习瑜伽,可能只为健康、美容等,他们为今天在社会上流行的所谓“健康瑜伽”、“美容瑜伽”所吸引;有些人学练瑜伽可能只为得到某些超能力,即所谓“神通”,他们只想学到瑜伽术士所表演的睡钉床、过刀山火海的技能。这些人并不懂得瑜伽修炼可以使个体与宇宙本体相融合,即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而仅满足于瑜伽的最低层面。
此外,有些学者相信行动瑜伽最为殊胜;有些学者觉得虔敬瑜伽是最好的,有些人认为知识瑜伽最重要。实际上,综合考察之,此三者构成瑜伽的要素,它们并不互相矛盾对立,而是相互协助,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不执着”。我们如把行动、虔敬和知识这三种波流融汇在一起,成为综合瑜伽,就能使心灵、智慧、意识和自我得到最大最适当的发展,有助于达到瑜伽的最高层面——个体与宇宙至上本体和谐的统一。

瑜伽是一种灵性的修持。修持者扩展并使自己开悟的过程称为灵性的修持。唯有经由灵性的修持,才能使自己有最大限度的发展,唤醒并展现我们内在沉睡的能量,达到瑜伽修持的最高目标。

人体内沉睡的能量主要指脊柱底端的灵能。当今印度瑜伽上师雪莉?雪莉?阿南达?慕提吉(Shrii Shrii Ananda Murtiji)所传承的瑜伽特别重视此点。军茶利瑜伽亦把此作为主要内容。人人都有此强大的精神能量,但在大多数人身中,它是睡着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也不感觉到它的力量。这种能量位于人体脊椎最低部的血管神经丛,即海底轮(在两阴之间,相当于会阴穴),像一条盘蜷睡着的蛇。古印度瑜伽士称它为军荼利(Kundalini),意为“能量之蛇”,又称“拙火”。所有灵性修持的目的,就是唤醒这种灵性的宇宙能量,使之沿脊椎向上提升,直达脑部最高的神经血管丛,即位于头顶的顶轮,并与之相结合。在此情况下,便可达到个体意识与宇宙绝对本体相结合,即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感受至上的喜悦和内在的平和。

这种精神能量或拙火的上升,必须逐一通过脊椎中七个神经血管丛(或叫能量中心,或称为轮),它们是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间轮及顶轮。当拙火不断上升时,修持者可体验到意识上升,开始感觉环绕他四周的是永恒意识的一部分,他视任何事物为一体,而不是看到它们相异之处。当他体验到这一点时,他就能更深入他的内心深处,而感受那愈来愈强烈的至上喜悦。当拙火到达心脏(心轮)时,他能感到无比的内在的平和与喜悦;当拙火升至喉部的能量中心(喉轮)时,他不再对外在世界有感觉,全神专注于他内在的喜悦。当拙火升至眉心轮时(有时称此处为“第三眼”,或“觉醒之眼”),瑜伽修持者就达到了三摩地(Samadhi,入定)境界,将个人的存在和心智融入宇宙意识中。这种境界是笔墨和语言所难以形容的。

二、《奥义书》的意义

吠陀经典为人类历史上最早揭露灵性修持的典籍,可说是印度一切哲学传承和灵性修持的本源。所谓灵性修持就是瑜伽。吠陀经典分为两大部分:《祷颂》(Mantra)和《婆罗门之书》(Brahmana)。《祷颂》部分是主要的,而《婆罗门之书》则是附属,作为《祷颂》的阐释和说明。《婆罗门之书》又分为三部分:1.《梵书》(Brahmana);2.《森林书》(Aranyakas);3.《奥义书》(Upanishads)。《梵书》说的是祭典方法;《森林书》描述礼拜上天和灵性修持的各种不同方法;《奥义书》则揭示如何摧毁我们个体灵魂的无明,引导灵性修持者获得最高的智慧和完美的成就,以及解脱我们对物质世界和世俗诱惑的执着,对肉体小我的执着。

《奥义书》是印度吠陀经典的精华部分,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吠陀哲学,产生在公元前六七世纪。《奥义书》不是宗教性的经典,它没有教条也没有教理学说。它不属于任何宗教,而是历久弥新的人人皆宜的哲学。《奥义书》一词来自梵文,含有“授课”的意思,亦即是把学生集合起来,坐在老师的身边聆听他的教诲。

据说现存的200多种《奥义书》中,对人们有裨益的超过100种,但学者们最常引用的只有11种,也是最广为流传的。《奥义书》有许多不同的注释,最古者而传于今世的是印度大圣哲商卡拉(Shankara)的注释。他是最出色最有才华的吠陀哲学家和绝对不二哲学的始祖,他选了11种《奥义书》来做注释,这些书被公认是特别杰出的。商卡拉把《奥义书》称为“解脱经”或“明道经”,因为《奥义书》揭开和启示了宇宙本体最高知识——“道”,它是永恒的智慧宝库。商卡拉和其它注释者对《奥义书》的意义作了如下三项解释:

1.《奥义书》被认为是印度吠陀时期的先知在最清净和超越的状态下,即在三摩地(入定)的境界中,觉悟到的真理和启示。他们把这些真理传授给他们的弟子,经过世世代代的口授心传,使它们被保存下来。

2.《奥义书》教导宇宙和永恒的真理。此真理是独一无二的。吠陀的先知以咒语(Mantras)的方式来述说这些真理。咒语意指能把心灵从悲伤和痛苦中解脱出来的语言文字。
3.《奥义书》认为,宇宙万物虽各不同,以整体而言,却具有独一无二的本质。无知的人看不清事实的真相,追求物质享受,浑浑噩噩终其一生。《奥义书》明白指出:实行灵性修持是解脱的道路。

三、《奥义书》知识的来源

《奥义书》所包含的根本真理,既非来自外界的感官的觉知,也不是靠思维所得,而是古圣先贤通过瑜伽的灵性修持,在最深沉的静坐、观想、禅定状态下,也即是深沉的气功态中,直接从直觉本源的内在而得到的。直觉的知识不证而自明,周遍圆满,是最高明的知识;从其它层面而来的知识;只是真知的影子。所以,《奥义书》被称为“所闻经”(Sruti),这就是说,由圣哲和先知们在深沉的禅观状态下用他们的心耳所听到的。《奥义书》里的咒语,被称为“音训”(Niruktan)。因为这些咒语的意义隐藏在最精细的声音的震波的不同频率中,这只有在最深的意识层面才能体验到。

当今印度瑜伽大师喇嘛尊者在其《无神的开悟》(Enlightenment Without God)一书中说:“知识的来源有两个途径: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的知识是超越卓绝的,是从本源体验到并且不必经过证明即自然明白的。间接的知识是从心智及感觉而来,它是从外在世界得来的知识,也就是从清醒,作梦、深睡所得到的知识,它是经由感官和意识由人们的思维能力所理解到而觉察出来的,因此受到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限制。直接的知识不是经由感官和心智而觉察出来的,因为它是绝对本体的知识。它既不是客体也不是主体,而是个体的小我完全体验到宇宙的大我。这种知识,不是从心智得来的知识,而是靠最深奥的了悟状态所流露的洞察力而得来的知识。”

只有灵性修持达到开悟状态;才能获得直接知识。这种深奥的状态,相当于超越清醒、作梦和深睡状态的超意识状态,即所谓的“图力亚”(Turiya)状态。开悟就是个体意识与至上意识(Brahman)即与宇宙意识(Universal Consciousness)的结合,亦即达到深刻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说,修持者扩展个体意识到宇宙意识时,就会自我了悟,就会了解意识的各种不同层面,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天地万物和人与宇宙的奥秘,了解宇宙意识的知识。
但是,印度古圣先贤在《奥义书》中的这些揭示,虽然对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数千年来并不为许多人所承认、理解和身体力行。因为通过入静、观想和禅定的灵性修持达到天人合一与开悟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光凭理论或智力是无法开悟的;仅是研究经典、倾听老师的演讲,或者整天麻木地反复祈祷,也是无法开悟的。人们向来习惯于对外在的世界进行观察,证明、判断,却不习惯去观察内在,发掘内在,以了解生命内在的层面。而且,灵性修持者要想达到至上的目标,就要具备某些资格:首要的就是不执着,包括思想、欲望、感情等方面的不执着;其次,修持者对他的工作和行为的结果不要求任何回报。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些是很难办到的。尽管如此,《奥义书》的这些精髓,仍然对此后佛教的修持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为我们今天对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气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理论根据。

四、《奥义书》的主题

《奥义书》的共有主题,就是对至上意识(又称宇宙意识、宇宙绝对本体)直接的体验。何谓至上意识?《曼都卡奥义书》(Mandukya Upanishad)说:“不论在此处、彼处和一切处,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至上意识的显示。宇宙的大我、自性(Atman)就是至上意识,即宇宙绝对的本体。”由此可知,我就是至上意识;整个宇宙都是至上意识;一切都是至上意识。它是超出阴阳等等相对概念的本体;它是我们真正的大我的本性;它是万物一体,形形式式的万物内在都是相同的。这是一元论的观点。

能否把遍在和超越的至上意识了解为宗教信仰的上帝或神灵?喇嘛尊者在其《无神的开悟》一书中对此作了否定的答复。他明确论证了《奥义书》的内容是哲理而不是宗教信仰。他说:“《奥义书》不可与东方宗教性的书籍混为一谈,《奥义书》的哲理与世上任何其它宗教经典的传教讲道大有不同。”“《奥义书》的哲学不受单一的宗教及其创立者所限制,它适用于几千年前,也适用于今天,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它就永远地适用于人类。”他又说:“宁静的心是开悟首要的条件。了悟的道上,必须控制感官和心念,但是并不一定要相信上帝。”

事实上宗教所传播的上帝的概念,在《奥义书》中是找不到的。所有宗教都存在二元论的观念,诸如人是上帝或神灵造的,宇宙是上帝或神灵造的,上帝或神灵主宰着人类,君临于人类之上等等,而《奥义书》的哲理却是一元论,不把上帝或神灵看做不同的生灵,而是要了解自己真正的大我及其本质,即我们自己的大我就是宇宙至上意识。灵性修持者在静坐和冥想的准备阶段,可能体验到二元论的对立,但这只是过渡到一元论的境界,是进步的表现,就绝对本体来说,是没有两样的,因为修持的最后阶段,仍是要达到一元论。

宗教信仰要求追随先知,信奉外在高居于日、月、星辰之上的上帝或神灵,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恩宠与赐福,却不相信内在心灵的体验。《奥义书》则提供了自我训练和自我开展的实用方法,引导修持者朝向生命的内在,扩展和探查人类的意识层面,帮助修持者从个体意识扩展到宇宙意识。喇嘛尊者说:“《奥义书》激励人们首先了解自己,再来了解宇宙的大我。《奥义书》让人们知道,每一个具有肉体的生灵都是至上意识活动的殿堂。内在殿堂会放射出知识、宁静和幸福的无限光芒,《奥义书》提供了登堂入室的方法。”

五、喇嘛尊者的传承

  瑜伽在古印度源远流长,早在佛教创立之前,就已相当发达。据传在7000年前,便有希瓦发明瑜伽,盛行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公元前3000年到1500年之间,居住在高加索北方的阿利安人入侵印度,在印度河上游的旁遮普省定居,发展出独特的阿利安文化,成为印度文明的主流。阿利安人在古印度留下最古老的文献《黎俱吠陀经》(Rig),其后在公元前1000年到500年之间,又留下《娑摩吠陀经》(Sama)、《夜柔吠陀经》(Yaju)和《阿达婆吠陀经》(Athar),形成了古印度的吠陀时期。这些经典不但成为印度宗教哲学和文学的基础,而且对密宗瑜伽的影响甚巨。吠陀经典(Vedas)中包含了各种《奥义书》,对瑜伽的理论和方法作出较为成熟和精要的解释,是古瑜伽理论与实践互相参证的法典。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印度圣哲帕坦伽利(pan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真正成形。帕坦伽利是一个对瑜伽有巨大意义的圣人。他撰写了《瑜伽经》,赋予了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在这部著作里,他阐述了瑜伽的定义、 瑜伽的内容 、瑜伽给身体内部带来的变化等等。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已经有了很长的实践期,但是没有任何人给瑜伽一个系统的解释,帕坦伽利创造了一个整体的瑜伽体系。帕坦伽利指出,瑜伽不是一种理论,不是存在与理论之上的,它更多的是一个实践,如果要成为一位真正的瑜伽人,不是理论瑜伽,而是实践瑜伽,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瑜伽人。帕坦伽利对瑜伽目的明确到:瑜伽教授你如何控制你的大脑(CHITTA)。
  所以帕坦伽利被尊为瑜伽之祖。
  从宗教上说,《瑜伽经》是属于婆罗门教哲学,这和佛教是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的。
  婆罗门教认为:万物有一个最高的本体----梵。(强调灵魂的属性)
  佛教认为:事物是没有本体的,只有实相。(强调灵魂的特性)
  但是《瑜伽经》所述内容和佛教禅定的方式是基本相一致。这要关系到两个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婆罗门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文明的时期,婆罗门教认为万物有最高实体 ----梵,修行者的至高境界是要“梵我合一”。

  当今印度著名瑜伽大师喇嘛尊者(Sri Swami Rama)传承了印度大圣哲商卡拉所创建的“绝对不二”(Advaita)的哲学学说,以他自己的真参实证体验,根据《奥义书》的理义,来阐释瑜伽和生命的奥秘,从而丰富了瑜伽的理论与实践。

  喇嘛尊者于1925年出生于印度喜马拉雅山一个婆罗门书香世家,他三岁时即获喜马拉雅山一位大圣者的启蒙。年少时常云游于喜马拉雅山丛山之间。参访了120多位印度密宗瑜伽大师、高人和隐士。他是设在美国的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瑜伽科学与哲学学院的创办人、校长和灵性修持上师,同时也是美国托普卡、肯萨斯等地明宁哲基金会的顾问,从事内在心灵世界的自动控制的研究。

  世界上有许多瑜伽流派,但以喇嘛尊者的传承较为突出并具有代表性。喇嘛尊者的最大成就是把瑜伽直接与远古吠陀经典中的《奥义书》联系起来,用《奥义书》的真理揭示所有生命的奥秘,阐释个人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提出了灵性修持的明确道路与方法。
 
瑜伽的本质与内涵
 
一、瑜珈的字面含义
        什么是瑜伽?我们首先就字面含义来说明一下“瑜珈”。
        瑜伽,大家都知道是梵语“yoga”的音译。而“yoga”一词,字根为“yuj”,本意是“结合”或联合,另还有“制伏”之意,相当于英文的“Yoke”。而英文“Yoke”,本意“用轭连起”的意思,轭是驾于牛马颈上的一种工具,用以连接车辕,或将两个以上牛马并联在一起,“Yoke”拉丁文字源也有“连接”、“结合”之意。以轭作喻,则可引伸出如下含义:接连、连系、结合、归一、化一、同一之意,另有“和谐、统一”的意义。
      尽管字面上瑜伽的含义多种,但对应于“yoga” 的原始含义,大致就是“结合”与“制伏”两种。
      中文“瑜伽”,也作“瑜珈”。瑜珈的汉语拼音是“yu  jian”。在中文《辞海》中,取的是“瑜伽”一词。从字面上看,“珈”与“伽”是有区别的,“珈”只一个读音“jia”;而“伽”,国语发音有“jia”与“qie”二种,与瑜伽连用时通常用前音;而在佛典中,又多用第二种发音,如“伽蓝”、“楞伽经”、“瑜伽师地论”中的伽字发音。字义上看,“珈”字义为妇人头上的首饰;而“伽”字无独立意义,多用于翻译用词。
      “yoga”译成“瑜伽”,是音译,当然也就不能从单纯从中文字面上去理解“yoga”本来的含义。而在佛典中,也曾有意译的,旧译作“相应”,表达的是能修之心与所修之法相应。与上面所说的梵文原义对照,“相应”虽说有“结合”的意思,但在内涵上似乎又偏重于心法的,不能完整表达“yoga” 的所有内涵。所以,自唐代玄奘法师开始,就通用音译“瑜伽”。在唐玄奘翻译的《瑜伽师地论》中,“瑜伽”一词也主要是取“相应”意义的,但这种相应,相对于以前意译的“相应”,多了几重含义,归纳起来包括了有五个方面——与境相应、与行相应、与理相应、与果相应、与机相应。
      与境相应是心境一如,透过尘境而认知事物的本体实相;与行相应是说通过禅定修习,得到定慧等持、观行一致;与理相应是指行法与理谛融会贯通,事理无碍;与果相应是行者与所证道果统一,完成修证的无上目标;与机相应则是指果圆回向、广度他人、随缘应机利益众生。这种对“瑜伽”一词的阐释,基本与本书所涉及的“瑜伽“一词相符合。
 
二、瑜伽的定义
        有很多人,试图对“瑜伽”的定义作一句话的概括。有说瑜伽是“天人合一”;有说瑜伽是“身与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有说瑜伽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功法,还有中国学者根据意译“相应”,而概括瑜伽是“控制自己身心令与某种东西相应(相契合、相一致)”。印度著名瑜伽学者阿罗频多则将瑜伽定义为“一种趋向自我完善的有条理的努力,其方式是通过表现其存在的潜力和个人与宇宙、在宇宙中表现出来的超越性存在(我们可以看到部分)的合一”。中国学者徐梵澄将瑜伽定义为“契合至真之道”……凡此种种,大抵都是从“yoga”一词本意中的“连接”、“结合”的含义引伸而来。
        而被古今瑜伽学人奉为瑜伽根本典藉之一的印度《瑜伽经》,则对瑜伽的定义有另一番描述。《瑜伽经》的开篇,用了一句梵语箴言Yoga Cittavrtti Nirodha”来阐明何谓瑜伽。这句表述中,含有有四个词:Yoga——瑜伽、Citta——意识、Vrtti——各种情绪及倾向、Nitrodha——控制。如果用汉文的语法习惯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这样表述:瑜伽是对意识、情绪及倾向的控制。也有这样翻译的:瑜伽是头脑的停止(奥修)。目前通用的表述则为:瑜伽是控制意识的转变。
      瑜伽是控制意识的转变——《瑜伽经》中对瑜伽的这番定义,显然侧重于瑜伽修习中意识层面的活动,这与当今瑜伽行业特重形体、俨然等同于美体塑身操的现状,是不相契合的。
        事实上,从与原始瑜伽产生的缘起与目标来看,瑜伽的确不是单纯的形体健身运动,而是具备了修身养性、入定、觉悟,乃至于达到个体意识(小我)与宇宙本体(大我)相契合的目标高度。而实现这些目标的起点与过程,都立足于对“意识转变”的控制;而形体动作,只不是完成这些过程的辅助与促进而已。
      因此,我赞成对瑜伽定义为“控制意识的转变”。

三、瑜伽的内涵

      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瑜伽的内涵。
    “控制意识的转变”,既说到了瑜伽的目的,也说到了瑜伽的过程。
      瑜伽从最初的意识控制,使意识的转变按特定的轨则如螺旋般层层升进,直至觉悟与解脱,这是一个由阶段性目标叠成的又直指总目标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内含诸多不同层面的阶段性目标。也就是说,“控制意识的转变”有总目标,又有很多层面的分级目标,这些分级目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次第——这就是瑜伽的过程。
      瑜伽的总体目标,《瑜伽经》中将其概为让“知觉者还其本来面目”。这种说法颇似中国禅宗所参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佛性”。这是个根本的、也是最高的目标。而通常,瑜伽修习者,只将着眼点放在意识的转变与控制上,或者放在阶段性的目标成就上,比如三摩地。
      对瑜伽的这些过程,《瑜伽经》将其概括为“八支”:
      第一是持戒:或称禁制,包括了非暴力、不说谎、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图五条。这五条禁制与佛教居士“五戒”(禁杀、不诳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基本一致,似乎带有一定的宗教禁戒特色。而事实上,这一切都是修身养性的需要,也是净化心灵、约束身心以实践瑜伽修证的需要。因此,对于一个真正的瑜伽行者,这些禁戒是十分重要的,正如《瑜伽经》所强调的“无论何时、何地、在甚么情况,属于甚么阶级,这都是不可打破的誓言。”
      第二是精进:或称劝制,包括内外洁净、知足、对身体及感官的控制、读诵经典、对宇宙本体(自在之神”的祈念五类。这些可以说是瑜伽实修的前行与基础。与上述“持戒”相比较,持戒是藉外在的约束来净化心灵;而精进则是对心性的自我规范。
        第三是调身:主要是指静坐,当然也不排除一切能令身体安适的形体。总的要求,如《瑜伽经》中所云“姿势必须稳固舒适”,以便“控制不安,对无限作冥想”。其中的跏趺坐(莲花坐)法,是通常的静坐姿势。
      第四是调息:《瑜伽经》云:“控制吸气和呼气便是调息。”
      通过调息,便可发起内心的光明,“这样精神便适合作冥想”。可见,调息是为冥想作准备的。
      第五是摄心:又称制感,就是对对精神、知觉、感观作综合控制,使“精神脱离了知觉,而知觉亦不与感官混合起来,注意力便与自己合一”,从而“达至对感官的最高控制”。
      第六是凝神:又称凝念,就是将意识集中于一物或一特定境象之上,如脐、鼻尖、或自然场景物象之上。凝念与摄心的区别之处,在于摄心是让散乱的心收摄,让精神离于自由散乱的知觉、让知觉摆脱感官的束缚与牵制;而凝神则是将收收摄的心识再趋于某一缘。应该说瑜伽冥想,主要就是摄心与凝神的过程,冥想以调息为基础、以入定为目标。
      第七是入定:《瑜伽经》中云“入定是周流不断的知觉”,就是说意念以凝神时所指向的目标为对象,持续不断、专心致志地去知觉它。入定与凝神的区别在于:凝神是一个令意识趋向某一对象的过程;而静虑是心系于這一对象不离不昧,心地灵明、心不外驰。印度佛教称这种境况叫“禅那”,汉文意译“静虑”。用語則是稱之為禪那。
      第八是三摩地:又称三昧,《瑜伽经》中定义为“只有冥想的对象存在,对自身的知觉消失”。也就是说,行者的“自我”意识消失,意识完全倾注于观想对象,达到心境一如的状态。
      这八个过程或层,没直接列出“冥想”的概念,而事实上,冥想贯穿了从摄心到三摩地的各个过程。在这几个不同的层面上,都有冥想的成分存在,只不过层面不同、深度不同,级别不同。在《瑜伽经》中,也阐明了瑜伽冥想是有不同种类、不同层面的,大类有“有种子冥想”与“无种子冥想”,而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这显然也就是三摩地的深入与升华。
      至此,我们大致可以明确,瑜伽的基本内涵,包括了以上八个要素。
      这八个要素,我们又可以归纳为五大类:一是身心禁戒(外在禁戒与内在禁戒);二是调身(体位);三是调息;四是调心(冥想);五是禅定解脱。
      完整的瑜伽体系,便是由禁戒到禅定解脱的完整过程。特重体式,或特重冥想,都会影响瑜伽修学的综合成效,影响的瑜伽最高目标的完成。


标签:瑜伽 本质 内涵 
上一篇:阿奴萨拉瑜伽研究-
下一篇:瑜伽:智慧的本质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