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

饮茶养生 讲究“三宜”-杜昌宏

时间:2014-4-13 15:39:56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190  评论:0
我国民间有句老话:“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话说明茶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人们只知道饮茶很有乐趣,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殊不知,如不讲究喝法的科学,不仅达不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经求教专家并研习饮茶科学理论,笔者以为,饮茶养生应讲究“三宜”。
因时而宜
时,即“天时”。茶道养生讲究顺时应变。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只有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才能健康长寿。祖国医学主张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养生理论同样是用于饮茶。不同季节宜喝什么茶大有讲究: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春饮花茶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里,春风复苏,阳气生发,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但这时人们却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现象。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夏饮绿茶 夏日炎热,骄阳似火,人在其中,挥汗如雨,人的体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这时以品绿茶为好。因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口腔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的作用。而且它营养成分较高,还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这种茶冲泡后水色清冽,香气清幽,滋味鲜爽,夏日常饮,清热解暑,强身益体。
秋饮青茶 秋天,天高云淡,金风萧瑟,花木凋落,气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医称之“ 秋燥”,这时宜饮用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叶缘呈红色,素有“青叶镶边”美称,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
冬饮红茶 冬天,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寒邪袭人,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渐弱,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暧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因人而宜
以茶养生的中医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茶虽然有“万病之药”的美称,但饮用也要因人而宜,讲究科学,才能健康长寿。中医专家指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等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的人夏季饮茶有讲究。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一般而言,绿茶、青茶中的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凉性茶;青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
有抽烟喝酒习惯,体形较胖的人(即燥热体质者),高温天气容易上火,应喝凉性茶;肠胃虚寒,或体质较虚弱者(即虚寒体质者),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老年人适合饮用红茶及普洱茶,夏季喝些绿茶也有益处。苦丁茶由于凉性偏重,清热解毒、软化血管、降血脂的功能较其他茶叶更好,最适合体质燥热者饮用;但虚寒体质的人绝对不适宜饮用此茶。处于亚健康的都市病患者,应喝大红袍、红茶及普洱等中性、温性茶。
过敏体质者喝绿茶易呕吐。
这是由于绿茶制作工艺中没有发酵环节,绿茶的叶绿素含量较多,对肠胃刺激较大,所以胃溃疡病患者不能喝绿茶。
因疾而宜
所谓因疾而宜,是指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最好以茶叶与其它食物或药材配伍,制成药茶饮用。盐茶:茶叶3克,盐1克,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日饮3~4次,适用于感冒咳嗽,火眼牙痛等症。
姜茶: 茶叶5克,生姜3~5片,姜与茶叶同煮成汁,饭后饮,适用于流感、伤寒等,并有发汗解表、温肺暖胃作用。
奶茶:茶叶2克,牛奶半杯,白糖10克。先将牛奶、白糖加水煮沸,再加茶叶冲泡,每天饭后饮服,有消肥健脾、化食除胀等功效。
醋茶:茶叶3克,醋1毫升,开水冲饮,每日3次,适于牙痛、痢疾、小儿蛔虫、腹痛等症。
蜜茶:茶叶3克,蜂蜜2毫升,开水冲饮,饭后饮一杯,可治便秘、脾胃不和等。
菊茶:茶叶2克,干菊花2克,开水冲泡,每日饭后饮用,可降热解毒、清肝明目、镇咳止痛和降脂抗衰老。
玫瑰花茶:干玫瑰花6~10片,放入茶杯中,冲入热水,即可饮用。适合肝胃气痛、胸口腋下胀满疼痛、易怒者饮用。
杞菊药茶:枸杞子、白菊花、绿茶各10克。把这些材料用沸水泡浸10分钟,即可饮用。滋阴润燥,视力不好、口干、头晕目眩者适合引用。手足冰冷、脾虚、易腹泻者不适合饮用。
决明子茶:将30克决明子捣碎,煎煮成茶水。散热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经常头晕烦躁、便秘、口干口苦的人。腰酸尿频、肾阳虚弱者不适合饮用。

标签:饮茶 养生 讲究 
上一篇:运动养生:下蹲锻炼法
下一篇:“舌头操”助我延年益寿-陈建玉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