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拳八卦掌

八卦掌精髓:拧旋走转-卢艳彬

时间:2014-5-7 13:58:27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www.cn-boxing.com  查看:203  评论:0
中国武术几千年传承,拳种繁多,合而言之为万法归宗,分而言之为各有所长。八卦掌是集内外家之所长, 又有别于各家的独特功夫。说它独特,主要在于它是在八卦图上变卦拧旋练功和变卦拧旋技击,特别是在先天八卦图上环而无端的拧旋走转,收于体内则为阴阳,发于四肢则为刚柔的高深功夫。拧旋走转是八卦掌神妙之功的必修课,不求劲而劲自生。又暗含防守与攻击之法,是八卦掌练功之大法,更是八卦掌神功之精髓。

一、“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是先天八卦掌于拧旋走转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真实体现,为后天八卦掌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东南为兑,西南为巽,东北为震,西北为艮。八卦掌以取象而命名,有近取诸身之说,头为乾,腹为坤,足为震,股为巽,耳为坎,目为离,手为艮,口为兑。此为身体八卦,为先天八卦。拧旋走转于先天八卦图上,在掌法中,则头为乾,腹为坤,肾为坎,心为离,尾闾第一节至第七节大椎为巽,项上大椎为艮,腹左为震,腹右为兑。此为练用,习者应多加揣摩。如乾南坤北练阴阳合和,离东坎西练坎离交宫等等。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两句话讲的是卦爻,一卦六爻,非九即六。九是阳爻,阳为刚,为动;六是阴爻,阴为柔,为静。似乎由此而轻易地可以判断出刚柔来了。其实不然,刚柔通过动静来区分。阳主动,阴主静,动以变为常,静以不变为常。所以说,八卦掌之变化本之于阳动阴静。我们观察八卦掌阴阳动静的常与变,可用刚柔来判断。拧旋走转之时,胯、膝、踝、足为动,身、肩、肘、腕、掌为静,此为下动而上静。“动静有常”。“梓”为刚,“旋”为柔。就是说,拧旋走转中的动与静是由“行刚”与“旋柔”来判断的。刚是动,柔也是动,而这里把柔说成静,主要是从意识层面来看动与静,此为八卦掌独特之功。

八卦掌人都说,八卦掌功夫是“走”出来的。有“百练不如一走”、“走为百练之祖”之说。很形象,但又很不确切。应该说八卦掌功夫是源自于拧旋走转,是拧旋走转成就了八卦掌之神功。八卦掌以步法为根,身法为本,掌法为主,以拧旋走转为法,是大法。所以,拧旋走转是八卦掌功夫之根。“走”的功夫中有“拧”、“旋”、“转”,重点在“走”,这四者缺一也成全不了拧旋走转。对于拧旋走转的走法,以顺时针走转为例,挂掌中周而复始,环而无端的行进在先天八卦图上,进右足为摆步,进左足为扣步。进右足摆步为拧身,进左足扣步为旋身。“转”是后足前进中及变为前步落地后,身躯不是前挺,而是沿圆弧不停地转动。这就构成了拧身、旋身、转身和摆扣之“走”有机巧妙的结合,“走”出拧劲加旋劲,走劲加转劲,掌随臂行,臂随身带,身随步转。拧旋走转得神、气、意、力之功,得深奥、感而遂通之灵感,不但追求自身的扎实与坚固感,而且追求阴阳平衡,刚柔相济。拧旋走转中须达到肩在掌前,掌在脑后之状。久之,形成深不可测、妙不可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松柔连贯、环环相扣的拧旋走转之先天八卦之功。何为先天之功,就是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之功。成就其功,须用后天有为之法,练先天无为之功。

八卦掌拧旋走转的动与静与其他拳种不同,功法的要求也不同。“漂而不浮,柔中见骨”,是对拧旋走转的整体和内外合一的总体要求。八卦掌在修炼过程中,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求动,这是很高又是很难达到的硬性要求,但又必须做到。拧旋走转中,身 躯及双臂双肩和双掌不动,为静;双胯双膝和双足在气进中,为动。从整个身体而言,为外动而内静,下动而上静。从拧旋走转运行来看,则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这就是掌法歌诀中说的“身不动膀不摇,全凭膝下两相交”。其他拳种大多是静中炼气,动中练体,在站桩中练气功,在套路和基 本功中练力量练灵活。而八卦掌在拧旋走转的运动中练静,以动求静,身不动中求走转,行变势。又以静求动,空静中生动,运动中入静。拧旋走转中达下动而上静,身静而体动,外动而内静,念静而气动,一动而多静。而静非寂静、呆静、死静,而是鲜活的愈静愈动,愈动愈静,用神统帅一触即发之静。八卦掌融动与静于一体,于静与动中出功夫,于静与动中求空,于空与静中生慧炼性,合炼气与练功于一体。统修心与炼道与一法,拧旋走转中悟阴阳,懂变卦,知动静,变刚柔,能虚实,从而返本归一。于一动一静之中炼神,于动静结合中生神,于愈动愈静中用神。可以这样说,拧旋走转之静,可使“五气朝元”。《中和集•金丹或问》说:“身不动则精固,水朝元;心不动则气固,火朝元;性寂则魂藏,木朝元;情忘则魂伏,金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土朝元,此之谓五气朝元。”拧旋走转不仅合于武术之宗,而且更合于道家之法。因为八卦掌拧旋走转的下动上静,外动内静修炼方法,是严格遵循先天八卦“道法自然”的规律运行。道为体,掌为用。所以,拧旋走转合于万物消长之法则,其妙更在于合乎宇宙动静之法。

拧旋走转必须在先天八卦图上运行。据《易经》而论,“易”就是阴阳。在天为日月,在地为水火,在人体为心肾,在方位为南北,水火既济就是“易”。“经”就是理,是奥妙之理。经讲的就是水火既济之理,阴阳平衡之理,天地相交之理,宇宙变化之理,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内脏运动之规律等等。这种理就是“经”。易经所阐述的64卦之变化之根就是先天八卦。只有在先天八卦图上环而无端的拧旋走转,才是八卦掌内外兼备,成就其神功之法。

八卦掌,通过长期缓慢、轻柔、悠然、飘逸、细致入微的拧旋走转,以神帅气,以气帅形,动则变劲,一劲一卦象,一运一阴阳,一拧一旋则动静俱生,处处天人合一。八卦掌之劲是在拧旋走转运行中顺势而生,纯任自然,纯以意行,纯是循客观之规律,于自然而然中求自然。先天八卦图上的拧旋走转,就如同地球绕太阳之运行,公转自转同时进行。由此可见,先天八卦是导引术。先天八卦是宇宙的语言,是宇宙之天机,是最远古的修炼方法之体感记录,是人体与宇宙沟通的符号,是天人合一的方法,是心灵感悟的智慧产物。在先天八卦图上修炼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八卦图像,这是代代单传口授,不著于书的秘传八卦图,是经过人体修炼所感应而形成的。先天八卦每个卦象都是运动的语言,它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神妙功夫潜移默化地、而又淋漓尽致地涵养在拧旋走转之中,它告诉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去研究,用心去感悟。人体八卦一旦在身体上运行起来,操习者就不会“走”“练”分离了(会练不会走,或会走不会练),就不会动静失调了,只会动不会静,或只会静不会动了 ;就会练出大松大柔大空,练出虚无之气势,练出神明之感应,练出莫测之变化。练至无为而为,产生静极生动,无中生有,与道相合之境界,这也是八卦掌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于拧旋走转的形体动作变化,八卦掌人都会练,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关键是脚下的功夫,诸如蹬、踢、摩、探、踩五劲之功,须走出上借下势,下借上势;沉借浮势,浮借沉势;沉中有浮,浮中有沉;愈沉愈浮,沉浮兼备的真功夫,于沉浮相借相助之中体现出巨大能量。

在先天八卦图上有始无终地拧旋走转,为后天八卦掌技击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八卦掌之技击,刚柔转换奇妙,阴阳互易随意,虚实变换随人,动静变易自然。拧旋有度施巧劲,摆扣分明鬼难找。讲究后发制人,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以巧破千斤。人未动我不动,人若动我再动,不拦不架,不躲不闪,技击时打中走,走中打,打中化,化中打,打中变,变幻莫测。 “不招不架,赢人一下;犯了招架,贏人十下”。八卦掌之技击,是脚不离地,脚下一动就换了身形,一动就有了步数,身法得换在点子上,应着对方的动静,变的越快越好,变的越小越好。就像朋友见面,上前就握手。当你近了敌身,犹如龙在地上盘来盘去,即所谓游龙盘旋不停势,舒展之下敌命亡。混元一体,阴阳均衡,发力于根节。出手则松柔令其未觉,着之则冷、弹、快、脆、硬,难以抵挡。然,大多时则用极重之爆发力,着者如触电。技击中,八卦掌之掌法、肘法、 膝法、腿法和脚法等等,各有其独到之精妙,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崩、盖、掖、撞等用法更是随机应变。一式变多式,一招变多招。听劲换劲,一劲可转多劲。八卦掌防则上中下三门紧闭,又合而不散。然,抽招换式皆护三门,此为沉肩坠肘、合膝掩裆之妙用。攻则就其虚门而以根力相击,却极少用梢节抽、扫、打、捶等僵力。恰到好处地把松柔空运用到攻防之中,更见其功之妙。身若游龙,掌若轮行,拧旋走转中避实就虚,使对手全无所措。当你的八卦掌功夫练至精妙处,与他人交手,触之如绵,粘之若胶,化如烟消,令对手如坠五里雾中,无处下手,无法出手。而我则随势出击,击如炸雷,着者倒地。

先天八卦的八个卦象,于运动中变化出后天八卦掌之六十四掌法,三百八十四手法。为后天八卦掌于技法的广泛应用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在此仅举“化”法一例说明之。八卦掌的化法有吸化、柔化、滑化、进化、退化、顺化、逆化、转化和击化等等。只有熟练掌握化法于心于意,伸手能化,举步就化,运用纯熟,才能转化为打,才能借力打力,才能借他人之力,捆他人之身,才能做到后发制人,才能战而致胜。

二、拧旋走转遵循自然运动之法则,充分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变化规律。

古人认为,万物莫非气,气就是阴阳,阴阳就是气。《庄子•天下》说:“易以道阴阳。”则“一阴一阳之谓道”。应该说,《易经》中的所谓神、道、易,名虽不同,其实指一物,都是阴阳。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说“阴阳不测之谓神”,说“阴阳生生之谓易”,实是指阴阳之气。一阴一阳是气的转换之道,阴阳不测是气的妙用之理,阴阳生生是气的不断产生之规律。世间万物莫不有阴阳两面,也可以说成是幽明两面或昼夜两面,引申开来则为刚柔、进退、大小、长短、方圆等等。拧旋走转就包含一阴一阳运动、发展、变化之道。

说“一阴一阳”与说“阴阳”有所不同,说“一阴一 阳”指的是气的动态,是气之流动。人在先大八卦图上拧旋走转,阴阳之气在周身流动,时而阴,时而阳。阳而阴,阴而阳。说“阴阳”,指的是气的静态,指的是事物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如昼夜、寒暑、阴晴、动静、上下、前后、左右等等,就像人在先天八卦图上拉开架势,但没有走转,都是一个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不是道,也不能称其为道,只有说“一阴一阳”才是道,因为“一阴一阳”运动、发展、变化的那个规律就是“道”。说“阴阳”,不过是说事物总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没有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而说“一阴一阳”,则是说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发展、变化状态之中,而事物运动、发展、变化,必然按着一定规律进行,“一阴一阳”就是这个规律。“一阴一阳”的变化规律是阴转为阳,阳转为阴;阴又转为阳,阳又转为阴。阴阳交迭着运动之下,人的形体动作方能变化出新内容。“一阴一阳”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就是“道”。“道”是自然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道”只有一个,存在于天地及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之中,它无处不在,也无所不包。“道”是无为、自然的,自然之“道”永远存在。所以,拧旋走转必须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的求之,而不能呆板着身子僵硬着“走”。否则只能算是锻炼身体,而永远求不出“道”的内涵。

拧旋走转遵循自然运动、发展、变化之法则,充分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变化之道。在体内阴阳交替运动,阴变阳,阳变阴,阴又变阳,阳又变阴,循环往复无间断。拧身时与前行之脚形成相反之矛盾劲,为阳为刚;旋身时与前行之脚又形成共同朝向圆心旋转的一个劲,为阴为柔。拧旋走转中,阴阳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步法上的摆与扣,在于身法上的拧与旋,在于掌法上的刚与柔,在于步法上的虚与实,在于下动而上静,在于拧旋之中的进与退,在于刚柔之转换,在于拧中之“转”和旋中之“转”;在于拧转之“走”和旋转之“走”,在于乾卦天之覆盖力,在于坤卦地之承载力,在于离卦心火之下降,在于坎卦肾水之上升等等。总结而言,上述种种变化,就是阴阳、刚柔、动静和虚实在拧旋走转中的内涵与变化。有的八卦掌人舍弃在先天八卦图上拧旋走转,而在后天八卦图上练套路,岂不是舍近求远?应该知道,无先天八卦,就无后天八卦;无后天八卦,则先天八卦不成全,先天八卦是后天的根,后天八卦是先天的彰显。所以,只有在先天八卦图上拧旋走转,且经年累月从不间断,让四肢八卦同身体八卦合于一身,把阴阳、刚柔、动静、虚实十分娴熟的运用于拧旋走转之中,没有先天八卦的变化,就没有后天八卦掌的六十四掌法,就没有三百八十四手法。只有在先天八卦图上拧旋走转,才能分晓变卦知阴阳,成就八卦掌之神功。

乾坤为天地,在先天八卦图上是正南正北,为阳为阴,天地生万物。乾坤两卦既是生万物的天地,同时又是天地生万物之中一个独立存在的环节。《周易•系辞传上》说:“乾坤其《易》之蕴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这段话是对《周易》64卦结构所作出的最全面,最精确的阐释。这就是说,后天八卦掌64掌法和384手法的全部功理功法及技法,都蕴含在先天八卦之乾坤两卦之中。后天64掌法是先天乾坤作为天地所产生的万物,以及64掌法作为天地生万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若干掌法和各个手法之间的递嬗规律。这说明64掌法的形成是由先天八卦之乾坤两卦的变卦而发展成就的。由此可见,先天八卦之乾坤两卦,既是后天64掌法中的功理、功法、掌法之理,又是64掌法变化的根本,因为它们代表着纯阴和纯阳,也就是“一阴一阳”。

坎离为水为火,为阴为阳,在先天八卦图上是正西正东。64卦的第63卦为“既济”卦,就是水火既济之卦,第64卦为“未济”卦,就是水火未济之卦。从既济到未济,这中间又发生了很大变化。《系辞传上》说:“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其中,“乾坤毁则无以见《易》”,说的是既济之卦,“《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说的是“未济”之卦。64掌法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看,可以看到,开始时,乾纯阳,坤纯阴,最不平衡。可当发展到“既济”之卦时,已达到平衡。乾坤之变化和发展,本来由于阴阳不平衡,一旦达到平衡,这就等于乾坤毁了。“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意思是说,矛盾既以解决,就再也看不到变化和发展了。“《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这个“几乎息”三个字很有讲究。“几乎息”,实际上没有息,只是好似息了。拧旋走转并没有止息。“几乎息”是指水火既济卦,这是拧旋走转要达到的结果。又说没有息,是指“未济”卦,是说拧旋走转达到阴阳平衡,就又会产生新的不平衡。《序卦传》说:“物不可穷,故受之以未济焉。”正说明“未济” 没有息,“一阴一阳”仍在继续相互转化,拧旋走转中,拧为阳,旋为阴,摆为阳,扣为阴,仍在无间断的运动、发展、变化。在后天八卦64掌法结构中,“既济”卦与“未济”卦处于两个环节,而“既济”卦说几乎息,而“未济”卦却说没有息,这是说先天八卦从乾坤开始,到后天八卦的“既济”和“未济”,只是在功理、功法、技法上完成了一个大的发展阶段,功夫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拧旋走转变化、发展并没有终止,“一阴一阳”环而无端的仍在继续相互转化。这就是说,“既济”卦与“未济”卦仍在不断相互产生和发展,没有终止,而且也不可能终止,因为时间是无限的,空间也是无限的,变化发展更是无限的,拧旋走转运动、发展、变化的量变和质变永远不可能停止。

拧旋走转中,如右脚向前摆步,则身体向右后拧去,身左侧为阳而右侧为阴。左脚向前扣步,则身体仍向右后旋去,此时身体右侧为阳而左侧为阴。拧与旋没有止息,阴阳、刚柔变化就永远不能停止。练功中,要摆扣分明,拧旋有度,阴阳得法,刚柔到掌。要 “走”出不练劲而劲自生的功夫。还须懂得阳日如何练刚,阴日如何练柔等等。阴阳之变化如同昼夜之运动,永远不可能只有昼而没有夜,也不可能只有夜而没有昼。摆扣之步法,和拧旋之身法,就是八卦掌“一阴一阳”正确、有效、极易上身的运动。拧旋走转是“一阴一阳”在人体内最好的运动、发展和变化之规律。

标签:八卦 八卦掌 精髓 
上一篇:独具风格的樊氏八卦掌-文大生
下一篇:宫派八卦掌解秘王学礼-于泽乾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2-2012 中华气功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64025号